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607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江是洞庭湖的第二大支流,其中上游锑(Sb)矿采矿冶炼工业发达,给资江下游及洞庭湖区带来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风险。以资江河口区为研究区,采集了132个农田土壤样品及7个资江水样,综合采用多种污染评价方法、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研究区重金属进行了污染评价及来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平均质量分数表现为Zn>Cr>Ni>Pb>Cu>As>Sb>Cd,旱田土壤重金属平均质量分数除Pb外均高于水田。Sb、As、Cd为主要污染元素,Sb达到了中等污染和中等生态风险的程度,总体处于轻微-中等生态风险程度。资江水体Sb质量浓度较高,平均为10.51 μg/L。Sb主要来源于中上游的锑矿工业,受高锑质量浓度地表水灌溉、垃圾填埋场以及燃煤等人为活动的控制;Cd主要来源于农药化肥、生活垃圾和城镇废水等人为活动;Cr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而Cu、Zn、As、Ni、Pb受成土母质和人为活动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2.
贾福海  霍学海 《地质论评》1948,13(Z1):148-149
红锑即养化锑,土人因其表面多显红棕色,故统名之曰‘红锑’此种红棕色,实为由铁质渲染而成。此矿在桂省西部左江流域之分布甚广,计有田东、田阳、天保、靖西,镇结、向都、万罔、平治、万承、龙茗、养利等县,其年产量之最高数字,  相似文献   
3.
4.
文章利用激光拉曼光谱和显微测温学方法,对湖北徐家山锑矿床成矿期的石英、重晶石和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这些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纯液体包裹体和液体包裹体(气相 液相)2类,其液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为H2O±CO2±N2;石英、重晶石和方解石的均一温度分别为134~258℃、154~259℃和145~230℃,主要集中于150~200℃;流体的盐度w(NaCleq)和密度分别集中于3%~6%和0.90~0.96g/cm3。流体包裹体资料揭示出该矿床为典型的中低温热液锑矿床,其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中等密度热液。结合H、O、Sr、Pb同位素等研究结果,进一步推断该成矿热液主要是经深部循环演化的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5.
新疆黑英山-查汗沙拉-地那达坂地区锑矿成矿远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天山南段的黑英山-查汗沙拉-地那达坂锑多金属矿化区为中亚南天山成矿带的东延部分,区内广泛分布有泥盆系滨浅海含碳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岩石具有较高的Sb背景场,异常多呈Sb、Au、As、Hg等元素组合异常出现,异常区内已发现有查汗沙拉、阿特达坂和地那达坂等多个锑矿(点)床.区内锑矿化及异常均受近Nw向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湖北徐家山锑矿床铅同位素组成与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家山锑矿床位于湖北省通山县境内,矿体赋存于上震旦统灯影组和陡山沱组地层中.对采自该矿的辉锑矿进行了系统的铅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在徐家山矿区范围内存在两组明显不同的铅同位素组成:A组206Pb/204Pb为18.874~19.288,207Pb/204Pb为 15.708~15.805, 208Pb/204Pb为38.642~39.001, 为高放射性成因铅;B组以低放射性成因铅为特征,其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为17.882~18.171,207Pb/204Pb为15.555~15.686,208Pb/204Pb为37.950~38.340.对应地,相关参数也明显不同,如单阶段模式年龄,A组为负值或极小的正值,而B组为636~392 Ma.铅同位素组成与某些相关参数(Δγ与Δβ、V1与V2)之间呈明显线性正相关关系.根据铅构造模式和矿石铅同位素的Δγ-Δβ成因分类图解等综合分析,A组辉锑矿的铅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震旦系海相碳酸盐岩,B组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的下伏基底碎屑岩--中元古界冷家溪群浅变质岩系.研究结果不支持前人沉积-改造成因的观点,成矿物质是多来源的,部分成矿物质来自基底地层.  相似文献   
7.
湘西沃溪钨锑金矿床成矿的独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沃溪钨锑金矿床位于NE向雪峰弧形构造带向北西凸出的转折部位东段,赋存于新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紫红色板岩中,产在沃溪近EW向低角度拆离断层下盘沿层发育的层间剪切断裂系统,以层间石英脉型矿体为主,矿化作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和规律性.矿体沿倾向延深大于走向延长数倍至10余倍,并普遍存在侧伏延伸的规律.杂多酸络合物作为W,Sb,Au成矿组合的共同载体,使它们共同进入热液地球化学迁移,并生成钨锑金共生组合的金矿床,成为重要的成矿地球化学机制.  相似文献   
8.
藏南地区金和锑矿床(点)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次对藏南地区金和锑矿床(点)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总结,对金和锑成矿作用与中新生代构造一岩浆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对区域地壳演化过程中金和锑成矿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该区的金和锑矿床(点)可按容矿围岩划分为:①变质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包括金和金一锑矿床(点);②沉积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包括金、锑、金一锑和锑多金属矿床(点);③火山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以金一银矿床为代表。根据金和锑矿床(点)空间分布特点和地质特点,将本区划分为4个矿化集中区:拉昂错一马攸木一帕羊金矿化集中区(A),然勒金和锑矿化集中区(B),洛扎一措美锑矿化集中区(C)和邛多江金一锑矿化集中区(D)。各矿化集中区内大多数金和锑矿床(点)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富碱火成岩具密切时空分布关系,它们是古板块对接碰撞期和碰撞期后大规模构造一岩浆活动的产物。近东西向挤压性和南北向张性断裂交汇部位以及富碱火成岩发育区是寻找金和锑矿床(点)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9.
热液矿床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什么有些热液矿床矿体周围蚀变岩中出现明显的成矿元素负异常,而有些热液矿床矿体周围蚀变岩中出现明显的成矿元素正异常?以湘中地区锑(金)矿床为例,探讨了热液矿床成矿元素异常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差异是导致成矿元素正异常或负异常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查明湘中盆地中-低温梯(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文章应用高分辨率ICP-MS、ICP-AES等方法对岩石与矿石进行了系统测定,并结合作者以往分析数据和实验地球化学结果,对该区盆地及周边基底地层与矿床中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水/岩反应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Sb、Au等成矿元素在元古界基底碎屑岩中具有高的背景含量,在近似成矿条件下的水/岩反应实验中,成矿元素的淋出率达20%~90%,元古界基底碎屑岩中的金(锑、钨)矿床的周围蚀变围岩中出现明显的金负异常区。而盆地内泥盆系统地层中的高锑含量仅局限于锑矿床(化)及其蚀变围岩中;湘中锑(金)矿床中的矿石与基底碎屑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特征,以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充分证明该区锑(金)矿床锑、金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元古界底碎屑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