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0篇
  免费   944篇
  国内免费   1641篇
测绘学   513篇
大气科学   251篇
地球物理   858篇
地质学   3957篇
海洋学   572篇
天文学   178篇
综合类   365篇
自然地理   251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54年   4篇
  193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德清县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总目标,聚力“整体智治”,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御体系和智控能力建设,整体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水平,努力实现从单部门应对单一灾种向多部门联动应对灾害链转变,从人防为主向人防技防并重转变,从隐患点管理向风险防控转变,有效破解地质灾害治理难题,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已连续14年实现了地质灾害“零伤亡”,为“平安德清”建设提供地质环境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
平衡剖面的制作流程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平衡剖面技术是地质思维和计算机技术的结晶,使对断层构造的研究提高到定量阶段,其依据是在垂直构造走向的剖面上,地层长度和面积(2D)或体积(3D)是均衡的。在此原理基础上利用数学手段对盆地的构造发育史进行正演和反演模拟,直观地再现地下构造的原始几何形态,迅速提供地震剖面的构造解释方案,并对解释结果进行检验(不平衡的剖面其解释一般有问题),为深刻认识构造发育史、分析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提供依据,提高了工作效率。其结果也为盆地模拟、油藏模拟、定量计算构造伸缩量等地质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相似文献   
3.
刘林  胡松杰 《天文学报》1996,37(3):285-293
对于改进的Encke方法,选择适当的参考轨道是一个关键.然而,对于人造地球卫星长弧轨道计算,目前所给出的几种参考轨道均需要逐段校正,这将给定轨问题带来附加的复杂性.本文将仔细探讨如何选择参考轨道和减少校正次数.  相似文献   
4.
长诏断裂带垂直运动与地震关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跨断层短水准资料分析了长诏断裂带断层活动特征,结果表明:长诏断裂带总体活动性质基本相同.分时段活动性质有所不同。断层各段多数以压性逆断为主,不同于历史地质考察结果。此外,长诏断裂带各断裂都具有分段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5.
氢脉泽是射电天文所必需的频率标准.文中对为流动vLBI站研制的新一代氢脉泽的物理结构特点进行了讨论,包括对腔泡结构、磁屏蔽、原子束光学系统等.同时性能测试表明在80秒到1天之间频率稳定度优于1×10  相似文献   
6.
高布锡 《天文学报》2005,46(3):322-330
月日潮汐摩擦和地球惯量矩变化是日长长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本文中,利用最新的地球物理和古生物钟数据,对过去15亿年以来的月日潮汐摩擦、地球惯量矩变化和日长长期变化等作了数值对比研究.由此得到二个重要结论:一是仅利用地球的自转形变不能解释J2的变化,这说明地球的重力分异现象至今仍存在着;其二是在几亿年前的潮汐摩擦比现在大得多,若取潮汐耗散与距离的立方成反比时,理论结果与由古生物钟得到的回归年日数和朔望月日数数据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海浪非线性性实验研究的第一部分。利用实验室测得的在各种背景下具有不同非线性强度的风浪波面记录,通过波面统计分析,并与非线性波面理论分布比较,揭示了海浪非线性性的外观特征及其随风速、风区等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本采用我国上海、昆明和乌鲁木齐三个VLBI站的对流层大气高度参数ht和对流层内温度垂直梯度βt参数月均值资料,估计了对干大气时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平高度ε=10°-20°时两参数的变化可引起干大气时延周年变化的幅值分别为1-5mm和2-15mm;ht的周日变化也可引起大气时延周日变化约1mm,因此,对于1ps级精度的VLBI物理模型,ht和βt不应当采用测站的固定常数值。  相似文献   
9.
由于磁带回放的不稳定性及磁带与处理机的不匹配 ,导致由磁带导入硬盘的数据误码率很高 ,影响了送入处理机的数据可用率。结果显示 ,采用核对软件能将数据可用率提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活动星系核(AGN)的VLBI观测的新近展,特别关注其中心结构和低光度的活动星系核。主要目的是强调VLBI观测在该领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