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国仁 《辽宁地质》1997,(2):98-105
本文从层序地层学中有关术语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入手,通过列举实例,采用定量方法和作出相应的图件来表示控制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因素,有关参数间相互关系以及对沉积地层分布模式的影响,旨在进一步加深对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的认识及理解,从而提高区域地层研究程度。  相似文献   
2.
在回顾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和变质反应图解分析法的基础上,论述了录求变质矿物组合之间、同一组合内矿物之间的平衡变质反应的代数方法,即矩阵高斯变换,线性回归分析、矩阵奇值分解。  相似文献   
3.
判定地下水二维水动力弥散参数的直线图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散参数的求得,是正确认识地下水污染运移及对其控制的前提。本文根据极值理论和非线性方程线性化手段,导出了浓度和时间变化的线性关系,得出了确定弥散参数的直线图解法。它可以弥补其它方法的不足。借用实际弥散试验资料对其进行了检验,表明所建数学模型与实际模型之间吻合良好,即所求得的参数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4.
地籍测量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巳在我国城乡广泛展开,由于各地的技术力量和经济条件参差不齐,在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初始地籍的形势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从实际出发,规定了三种精度不同的成图方法.即: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 地籍细部测量是地籍测量的核心内容之一。一般来说,地籍细部测量包括界址点和地物测量,其方法可分为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但随着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模拟法测绘逐渐被数字法所代替。目前地籍细部测量主要使用解析法和部分解析法。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以解析法为例,谈谈地籍细部测量中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6.
湘西合仁坪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床围岩蚀变及质量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西柳林汊一带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十分发育。为了揭示该区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过程及成矿流体信息,对该区最典型的合仁坪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标准化Isocon图解法,对围岩蚀变过程中物质带入、带出进行质量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合仁坪金矿床的围岩蚀变主要包括绢云母化(褪色化)、黄铁矿化和绿泥石化,其中褪色化分布最为广泛,是该区金矿床最重要的蚀变类型;在合仁坪金矿床形成过程中,围岩中的Al2O3为惰性组分,Na2O、Sr、V、Cr、W、Nb、Th及部分挥发分(S、CO2和H2O)等组分被带入围岩中,而SiO2、Fe2O3、K2O、CaO、MgO、Cu、As、Pb、Zn、Ni、Co、Sb、Li、Rb、Ba等组分从围岩中迁出;轻稀土元素的迁出程度远远大于重稀土元素,围岩蚀变过程中轻、重稀土元素发生强烈的分异;矿脉中钠长石的钠质并非来自赋矿围岩,而是由成矿流体从外界带入的;矿脉石英中硅质则部分来自赋矿围岩。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用向量作图法解等角应变花的问题,这是一种比较完整的图解法,只需利用比例尺、三角板和量角器,就可用作图法简捷地得到所求的结果。本文还举了两个数值例题,与数解法作了比较,说明图解法的精确性相当好。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临湘市虎形山钨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钨铍矿床。矿区内围岩蚀变类型较多,主要有云英岩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为了探究矿区围岩蚀变与成矿的关系,对蚀变硅质板岩分别作了主微量元素分析,通过元素相关性分析探究了各元素的迁移特征,并探讨了主要蚀变过程中出现的矿化类型以及矿化过程中一些金属矿物的生成顺序;利用标准化Isocon图解法,对围岩蚀变过程中组分的带入带出进行质量平衡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板岩中组分迁移受绢云母化影响强烈,其中云英岩化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碳酸盐化与钨矿化也有一定联系。通过对湘东北地区、虎形山矿区冷家溪群和上地壳W、Cu、Pb、Zn、As、Sb丰度值的对比,反映了矿区地层富含成矿物质,但并未给成矿提供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云南省中甸地区燕山晚期是格咱岛弧最重要的斑岩型Mo多金属成矿时期,本文选择该区铜厂沟大型斑岩型钼铜矿Ⅳ号花岗闪长斑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尝试揭示斑岩体在矿化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和围岩蚀变与成矿的关系。【研究方法】本文对Ⅳ号花岗闪长斑岩体原岩及不同蚀变带岩分别做了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运用标准化Isocon方法对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进行了质量平衡及迁移量计算分析。【研究结果】斑岩体矿化蚀变有钾硅酸盐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等,各个蚀变带中主要迁入Si O2、K2O、挥发分等主量元素,大量迁出Na2O;而Al2O3、Ti O2、P2O5等主量元素和Zr、Nb、Hf、Th、Ta等高场强元素及稀土元素迁移活动性差,为惰性组分;Cu、Pb、Zn、Ag等成矿元素和Sb、As指示元素具有大量外迁的趋势,反映岩体外围具有找相关矿种的潜力;绢英岩化带与Mo成矿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钾硅酸盐带;Mo与Cu二者具有不同的沉淀...  相似文献   
10.
安徽兆吉口铅锌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南侧的东至县杨老尖-龙门尖地区,这一矿床的发现使皖西南地区地质找矿实现重大突破。文中利用Grant的Isocon图解法,研究活动元素的分布特征和迁移规律,以奠定兆吉口地区的地球化学勘查指标及成矿环境指标的研制基础,发现成矿元素Pb、Zn、Cu、Au、Ag、Mo及其伴生元素As、Bi、Sb和矿化剂元素S等从围岩向矿体部位带入程度增加,常量元素SiO2、Fe2O3、MgO、CaO、Na2O、K2O等在青白口系带出,于矿体部位带入。矿床系统的质量是净带入的,平均质量变化为4%;青白口系质量是净带出的,质量变化为-18%。依据元素迁移规律,试制元素迁移量三维地球化学图,认为研究区进一步找矿工作应当沿断裂带向北东和南西方向拓展,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对元素迁移进行了解释,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讨论,认为试验矿床是由区域变质构造运动热液作用形成的,试验矿床只是区域变质构造运动热液活动共同形成的矿床(系列)的一部分,研究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