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郭少丰  汤中立  罗照华  赵文浩 《地质通报》2009,28(10):1458-1464
冀东地区是一个金矿聚集区,但与国内外的矿集区相比,冀东地区却“只见星星不见月亮或少见月亮”,这可能是因为某些具有地区性特征的找矿标志尚未被人们所认识。本次工作采用SHRIMP锆石U-Pb法测得唐杖子金矿的花岗斑岩株的形成年龄为173Ma±2Ma,牛心山红色花岗岩的年龄为173Ma±2Ma,与峪耳崖岩体红色花岗岩的年龄174Ma±3Ma相吻合,同属中生代燕山早中期,应是同一岩浆活动的产物。如果金矿与该岩浆活动有关,那么这3个矿床就具有成因上的联系,即它们(也许包括更多的矿点)可能由一个热中心分异矿化形成,后经多次地壳活动形成目前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冀东唐杖子金(钼)矿床地质特征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冀东唐杖子金(钼)矿床地处华北陆块北缘燕山造山带的东段,该区主要出露太古宙和中_新元古代地层,岩浆岩主要为中生代花岗斑岩。钼矿体主要产于隐爆角砾岩中,辉钼矿呈浸染状、薄膜状、网脉状和胶结物产出;金矿体产于隐爆角砾岩和断裂带中,矿化类型有隐爆角砾岩型、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为了厘定唐杖子金(钼)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以及与区域上金矿的关系,笔者采用辉钼矿Re_Os同位素定年方法,获得6件辉钼矿样品的模式年龄主要介于(168.1±2.5)Ma~(171.5±2.8)Ma,加权平均年龄为(170.0±1.0)Ma(MSWD=0.80),等时线年龄为(170.1±1.6)Ma,表明唐杖子金(钼)矿床和矿区花岗斑岩均形成于中侏罗世,成矿物质来源为壳幔混源,同区域上峪耳崖、牛心山等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一致,是华北陆块北缘早燕山期大规模岩浆活动_成矿作用的产物。中侏罗世花岗质岩浆沿F4Ⅰ主干断裂侵入,在顶部岩层发生隐爆,形成潜火山机构,成矿流体沿角砾岩筒及断裂系统迁移、富集、成矿。唐杖子金(钼)矿床为与花岗斑岩_隐爆角砾岩侵入有关的隐爆角砾岩型钼金矿_脉状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贺文  叶会寿  曹晶 《岩石学报》2018,34(9):2703-2715
唐杖子金(钼)多金属矿床位于冀东地区,矿区内出露的主要岩性为花岗斑岩、石英二长岩和辉绿岩。本文对矿区主要的侵入岩进行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探讨成岩-成矿相互关系,获取岩体源区信息。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花岗斑岩~(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是161. 2±0. 7Ma、173. 0±5. 5Ma,结合锆石特征、锆石U-Pb定年结果,推测该矿区存在两期花岗质岩浆侵位;辉绿岩~(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66. 0±0. 9Ma;石英二长岩~(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76. 7±3. 3Ma。唐杖子矿区辉钼矿Re-Os年龄为170Ma,从时间尺度上来看辉钼矿化与早期花岗斑岩(173Ma)关系密切。花岗斑岩εHf(t)=-24. 4~-14. 1,tCDM=2104~2744Ma,表明岩石来源于古老地壳;辉绿岩εHf(t)=7. 8~10. 9,tDM=391~523Ma,表明岩石源区为古生代的亏损地幔。唐杖子花岗斑岩和辉绿岩都形成于中侏罗世,成岩时代相近,但源区明显不同,表明冀东地区在中侏罗世既存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的过程(形成了唐杖子花岗斑岩),又存在亏损地幔物质上涌侵入地壳的过程(形成了唐杖子辉绿岩),暗示了华北克拉通东缘在中侏罗世经历了一次岩石圈减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