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波对青石斑鱼体表吸收氯霉素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声波对8-20cm青石斑鱼体表吸收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超声波的超声强度和作用时间及及浸泡的氯霉素溶液的浓度对青石斑鱼体表吸收氯霉素的能力有显著影响,且呈正相关关系。此外,不同的超声作用方法也能显著影响实验石斑鱼的体表吸收能力,其中,超声后浸泡和浸泡后超声以及脉冲超声比连续超声均能更显著地提高石斑鱼的体表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2.
均匀色空间中绿色翡翠的色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MPV-Ⅲ型显微光度计测定了32个翡翠样品的可见光吸收光谱,计算了部分样品的三刺激值。在此基础上引入色度学中均匀色空间及色差的概念,通过计算样品NBS值定量分析了不同翡翠样品间的绿色差异。结果表明,色差的定量计算可以反映样品间的真实颜色差别,并且不同于同色异谱指数,可作为绿色翡翠颜色鉴别中一种较为有效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彩色合成选择法是根据色度学原理,求出地物之间在各种彩色合成方案中的色差,以选择彩色合成方案。将此方法应用到黄河入海口,提取黄河水、海水、沙滩、陆地等主要地物信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人工神经网络在色彩变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一种针对数字彩色硬拷贝的输出设备,建立了由CIE色度值到设备控制值色彩变换的神经网络方法。基于蒙版方程的颜色传递机理,由色度密度变量实现色彩变换。结果表明,该色彩变换对各种色调均有较明显的校正作用,且保持了高饱和色的饱和度。  相似文献   
5.
对印在有光泽的铜版纸上的9个颜色中心、共216种颜色色样进行了视觉评价和客观测量,得出了每种颜色中心的色差的可接受阈值;然后,应用视觉评价标准确定了可用于CIE94、CMC和CIE2000中的最佳l:c加权系数,并将△E94(l:c)、AEcmc(l:c)、DE2000(l:c)与△Eab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摄影测量中,由于相对精度较高,对相机的测量精度要求也相应增高。目前,常用的相机检校方法为10参数法,此方法未对色差的影响展开研究。本文通过将照片的R、G、B颜色分离,得到三组单色照片,再分别进行自检校光束法平差,对所得结果进行物方公共点转换后,发现三组单色照片与原始灰度照片的物方点精度相当,绿色分量照片处理精度较原始灰度照片有微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怀孕的雌海龟能够强忍着鲨鱼的猛烈侵袭带来的剧烈痛苦,一些海龟个体表现出超乎正常的胁迫反应,尽管带着严重的伤痛,它们仍能尽力到达岸边成功筑巢产卵。  相似文献   
8.
以1月龄棘胸蛙蝌蚪[体长(1.694±0.121)cm,体重(0.548±0.062)g]为实验对象,在观察水温对蝌蚪行为和尾部皮肤表观色泽Hunter L、A、B值影响的基础上,设置19°C(对照组)、21.5°C、23°C、24.5°C、26°C五个水温梯度,并以96h为水温胁迫时长,12d为水温恢复时长,研究了水温胁迫及恢复条件下棘胸蛙蝌蚪尾部皮肤ATP酶和抗氧化酶(SOD和CAT),以及肝脏抗氧化酶(SOD,CAT,GSH)活力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棘胸蛙蝌蚪分布水层、集群状况、个体移动率均与其培育水温关系密切,14°C和26°C分别为可显著改变蝌蚪分布水层和个体移动率的水温临界;(2)L值可作为表征蝌蚪尾部皮肤感应培育水温的指示色差,水温26°C为致其发生显著改变的高温临界;(3)蝌蚪尾部皮肤ATP酶耐受水温的最适高限为24.5°C,适宜范围为21.5—24.5°C;(4)蝌蚪尾部皮肤和肝脏表露SOD酶活力的最适水温均为23°C,而表露CAT酶活力的最适水温则分别为23°C和24.5°C,水温26°C时肝脏SOD酶已表露受损;(5)蝌蚪肝脏表露GSH酶活力的最适水温为24.5°C,水温26°C为该酶表露受损的高温临界。  相似文献   
9.
姚翔宇  黄丽娜  于洋 《测绘学报》2022,51(2):290-300
为探究明度与色相同步变化时不同分级设色方案在数字环境下的适宜性,基于Munsell色彩调和秩序与CIEDE2000色差公式设计了7种分级设色方案,并开展了视觉认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增加各级间色差会导致颜色辨识的准确性增强;②与各级间色差相等的色阶相比,色差先增大后减小的色阶有利于读图判别;③图斑面积分布均匀程度对颜色辨识的影响并不显著;④色阶的总色差增大,会导致颜色过渡的协调性降低。色差先增大后减小的色阶能产生较好的辨识效果,同时保持较好的色彩协调性,且相关规律可以推广到图斑面积分布均匀程度不同的地图中,在分级设色中运用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急性低温胁迫实验方法,通过对实验鱼的死亡率、死亡历时、摄食量以及呼吸频率等耐寒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由此分析结果判断幼鱼的低温临界温度为0℃,在此温度基础上,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进行体表蛋白水平上的耐受机理研究。根据低温胁迫组和常温对照组机体表皮蛋白组图谱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蛋白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中挑选四个差异蛋白点进行肽指纹图谱(MALDI-TOF-MS)分析,采用PMF技术和MASCOT、NCBI网站提供的检索工具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低温胁迫组大菱鲆表皮MLC和Mimecan前体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而typeⅡ角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大菱鲆对低温胁迫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反应,涉及很多蛋白质的参与,这些低温响应蛋白在大菱鲆对低温胁迫的抗性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