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3篇
测绘学   1篇
海洋学   2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针灸治疗前庭性偏头痛(VM)共病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VM共病焦虑抑郁患者70 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 例。治疗组给予天麻钩藤饮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治疗4、8周后,观察比较2组眩晕症状评分、发作持续时间、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眩晕症状评分、发作持续时间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VM共病焦虑抑郁患者的眩晕症状和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全面系统地评价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自建库至2019年6月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PubMed数据库中关于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名研究人员按照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分别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1373 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纳入研究间无明显统计学异质性(P=0.82,P>0.05,I=0%)。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23,95%CI(3.04,5.87),P<0.00001]。结论: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提示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芎芷头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佐米曲普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芎芷头痛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脑血流速度,评定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对照组为8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血清hs-CRP水平以及脑血流速度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芎芷头痛汤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能提高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散偏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先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散偏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偏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在改善眩晕程度、提高综合疗效等方面优于单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药艾雀啄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药艾雀啄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12d。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1%,对照组为74.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药艾雀啄灸治疗偏头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九味头痛方对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九味头痛方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血管活性物[5-羟色胺(5-HT)、β-内啡肽、神经降压素]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6%(58/60),高于对照组的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PSQI评分、5-HT和血浆神经降压素水平均降低,血浆β-内啡肽水平升高,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九味头痛方能明显改善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症状和睡眠质量,这可能与该方能够调控偏头痛患者血管活性物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介绍刘向哲教授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经验。刘教授认为月经性偏头痛的发生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尤与肝关系密切。其以“从肝立论”“以风立论”为理论指导,提出肝气郁结、风邪上扰清窍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临床以疏肝解郁、祛风止痛为治疗原则,以逍遥散合川芎茶调散为基础方,并根据头痛发展的不同阶段分为前驱期、先兆期、发作期、后遗症期,灵活运用基础方,随症加减,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