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0篇
海洋学   2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介绍孙媛主任医师治疗眩晕的经验。孙媛认为眩晕的发生与心、肝、肾、脾功能失调相关,常见病理因素有风、痰、瘀、虚、郁,以风、痰、瘀相兼者最为多见,其病因病机主要是肝风内动,痰瘀互结,上蒙清窍,治以平肝息风、祛痰化瘀,自拟化痰祛瘀定眩汤治疗。临证常根据不同兼夹病因,辨证施治,灵活化裁用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化痰祛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和相关文献记载检索筛选化痰祛瘀汤的主要活性化合物及相关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获取作用靶点的标准名称,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疾病的相关靶标,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与本病相关的核心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R语言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根据筛选条件得到化痰祛瘀汤207个有效化合物和176个药物相应靶点,根据平均度值7.43,筛选出核心靶点48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89条(P<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58条通路与本病有关(P<0.05)。化痰祛瘀汤中的活性化合物可能通过乙肝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途径作用于JUN、MAPK3、MAPK1、TNF、IL6、AKT1、ESR1等核心靶点发挥其疗效。结论:化痰祛瘀汤与缺血性中风发病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神经细胞凋亡、免疫反应等生物过程具有潜在的关联性与治疗作用。本研究为本药的临床应用及后续的效应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窍化痰活血方治疗早期迟发型放射性脑损伤(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迟发型放射性脑损伤(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窍化痰活血方治疗。结果:实体瘤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脑损伤分级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常规疗法联合通窍化痰活血方治疗早期迟发型放射性脑损伤(痰瘀互结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阐明护心康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注射大剂量维生素D3注射液及喂养高脂饲料法制备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护心康片高、中、低(1.64g/kg、0.82g/kg、0.41g/kg)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片,2mg/kg),模型组(蒸馏水,10ml/kg)和空白组。治疗12周后处死,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取动脉组织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量,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其灰度值,以目的蛋白与β-acting内参蛋白的比值来表示组织蛋白中NF-κB的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护心康片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血清内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与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通过下调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阻断该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模型大鼠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释放,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治疗,对比2组综合疗效、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FEV1、FV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症状,增强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总结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结节病的经验。朱老认为,结节病主要是因痰作祟,责之于肺、脾、肾、三焦。朱老辨结节病以痰凝为主,兼有瘀滞或气阴两伤或寒痰交结或痰凝日久郁而化热,治以化痰散结为主,兼以活血化瘀理气、益气养阴、温阳散结、清热散结。用药以生半夏、炒白芥子、紫背天葵、炙僵蚕、夏枯草、生牡蛎为基础组方,并擅用虫类药以增强化痰散结、通络活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化痰法对脾虚痰湿型代谢综合征患者肥胖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6 例脾虚痰湿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8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以健脾祛湿化痰法组方的中药汤剂,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肥胖评价指标[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BMI)]、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脂代谢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2组肥胖评价指标及糖、脂代谢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脾祛湿化痰法治疗脾虚痰湿型代谢综合征,可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减轻体质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辛散化痰方对痰湿阻肺兼气阴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 例痰湿阻肺兼气阴两虚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 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辛散化痰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衰弱状况。结果:治疗组无脱落,对照组脱落3 例。治疗后,2组CAT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后衰弱率治疗组为36.36%(12/33),对照组为56.67%(1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辛散化痰方联合西药治疗痰湿阻肺兼气阴两虚型AECOPD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及衰弱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72%(50/57),对照组为71.93%(41/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脑卒中量表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气虚痰瘀证患者血液黏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汤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将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SCAD)痰瘀互结证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各3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化痰祛瘀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hs-CRP、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s-CRP、TNF-α、IL-6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有较好的疗效性及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hs-CRP、TNF-α、IL-6等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保护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