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海洋学   2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暑是盛夏高温条件下导致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和汗腺功能衰竭所产生的急性疾病。它是夏季典型的气象过敏反应。产生中暑的因素除了气温外,还与湿度、日照、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暴露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水盐供给以及健康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与缺血性卒中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9 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得分情况分为认知功能正常(NCI)组和认知功能障碍(CI)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与中医证型的关联性。结果:CI组平均年龄、平均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高于NC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糖尿病、颅内动脉狭窄和梗死病灶方面比较,NCI组低于CI组。在中医证型分布上,NCI组的风火上扰证例数多于CI组,而CI组的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例数多于NC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证额叶梗死部位多于痰热腑实证(P<0.01)与风火上扰证(P<0.05);风火上扰证颞叶梗死部位多于气虚血瘀证(P<0.05)和风痰瘀阻证(P<0.05);风痰瘀阻证枕叶梗死部位多于气虚血瘀证(P<0.05)和痰热腑实证(P<0.05);其余部位梗死与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证型为阴虚风动证和气虚血瘀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更易发生PSCI。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中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入选2014年10月~2015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ICU连续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51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入ICU当天的血清肌酸激酶(CK),以CK≥1000U/L作为RM的诊断标准,比较发生RM的患者与未发生RM患者的感染标志物、危重症评分、器官功能障碍和28天病死率等。结果 151例脓毒症患者中37例(24.5%)发生RM。RM组的PCT水平、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较非RM组高(P<0.05)。RM组ICU期间肝脏功能障碍、循环障碍、肾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人均器官障碍数、血肌酐峰值水平、接受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的比例和28天病死率较非RM组高(P<0.05),而呼吸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障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对预测脓毒症患者28天死亡风险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4(P<0.05),低于APACHEⅡ评分(0.841)和SOFA评分(0.805)(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中RM的发生率高,发生RM的患者的病情更危重,其ICU期间肝脏功能障碍、循环障碍、肾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28天病死率均显著增加,CK可以作为预测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2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关利窍针刺法,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标准吞咽功能评定表评分和吞咽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对照组为83.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标准吞咽功能评定表评分、吞咽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雷火灸及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高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产后出现PFD的高龄产妇辨识为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每组含3种体质(各20 例)。对照组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联合雷火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的盆底肌力、阴道收缩压、盆底功能[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调查问卷-12(PISQ-12)]。结果:治疗后1、3个月2组盆底肌力均增强,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收缩压均升高,且同时间节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IQ-7、PFDI-20评分均降低,PISQ-12评分均上升(P<0.05),除治疗后3个月2组PFIQ-7评分同时间节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指标同时间节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雷火灸、生物反馈电刺激能有效提高高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盆底肌张力,促使盆底功能恢复,且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结合康复护理对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骨折术后发生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中药熏蒸并加强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评价2组的康复效果并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VAS)及关节活动度。结果:康复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00%(42/42),优于对照组的83.33%(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电针复合全身麻醉对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集关于电针对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1年12月26日。严格筛查提取纳入文献后,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1014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第1天POCD发生率[RR=0.47,95%CI(0.29,0.76),P=0.002]、术后第3天POCD发生率[RR=0.45,95%CI(0.31,0.67),P<0.0001]、术后第1天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MD=1.51,95%CI(0.46,2.56),P=0.005]、术后第3天MMSE评分[MD=1.48,95%CI(0.62,2.34),P=0.0007]、术后第7天MMSE评分[MD=0.58,95%CI(0.02,1.13),P=0.04]、术中阿片类镇痛药使用量[MD=-0.02,95%CI(-0.04,-0.01),P=0.0002]、麻醉苏醒时间[MD=-8.44,95%CI(-9.63,-7.25),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复合全身麻醉能降低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后POCD发生率,提高术后MMSE评分,减少术中阿片类镇痛药使用量,加快麻醉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六阳经首尾穴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急性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2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六阳经首尾穴治疗,对照组加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量表(FMA)评分和牛津残障量表(OHS)评分,以及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脑血流灌注参数(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高峰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2、4周后NIHSS、BI、FMA、OH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节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高峰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组内比较以及治疗4周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选择针刺六阳经首尾穴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减轻残障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知网(CNKI),收集关于针灸治疗MC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2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 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RCTs,共1005 例MCI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总有效率[RR= 1.35,95%CI=(1.19,1.53),P<0.00001]及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积分[MD=1.10,95%CI=(0.92,1.28),P<0.0000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积分[MD=1.59,95%CI=(1.00,2.18),P<0.000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日常生活能力(ADL)积分[SMD=0.12,95%CI=(-0.32,0.56),P=0.60]、血清β-淀粉样蛋白值[SMD=-0.58,95%CI=(-2.08,0.93),P=0.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疗法能安全有效地改善MCI患者认知功能,其疗效优于非针刺疗法,但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效果与非针刺疗法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养胰益智饮联合尼莫地平对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气阴两虚、瘀阻脑络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养胰益智饮治疗。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5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记忆与回忆能力、注意力与计算力及语言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DL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养胰益智饮联合尼莫地平对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