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运用文献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云南名医吴佩衡含附子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吴佩衡医案》,将含附子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构建处方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对药物使用频次、剂量与药物配伍进行分析。结果:纳入164首含附子的处方,其中包含107味药物,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附片、甘草、干姜、肉桂、茯苓、细辛等,附子单次使用剂量10~450 g。频次分析结果显示,排前3位的药物组合为:甘草-附子、附子-干姜、附子-肉桂等;关联规则结果显示,排前3位的药物组合为附子-茯苓,附子-茯苓、干姜,附子-肉桂、干姜,附子-肉桂、干姜、甘草。《吴佩衡医案》中常用处方的核心药物与四逆汤、苓桂术甘汤、赤丸三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论:吴佩衡应用附子多与温补药干姜、肉桂相伍,强调脾肾阳气双补,重视健运脾阳对恢复人体阳气的重要意义,为辨治各种危急重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韩氏医通》系明代四川名医韩懋所著,共二卷,包含医论、医案及处方用药,为综合性医书。韩氏精通易理,擅长以易释医;临证三因制宜,辨证施治,遵古而不泥古;重视辨证及记录诊疗信息,创新中医病案规格;药有专攻,注重炮制,善用血肉有情之品;组方精当,剂型丰富,创制交泰丸、三子养亲汤等名方。此外,该书蕴含鲜明的医学人文精神,体现韩氏的独到见解。《韩氏医通》理论精湛,求真务实,其学术思想值得后世研究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雷州话声母系统与普通话声母系统相比较,双唇音、舌尖中音、舌根音基本相同;雷州话多了一个双唇音,一个喉头音;普通话多了一个唇齿音;普通话有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面音三组声母,而雷州话只有一组类似普通话舌尖前音的声母(有专家认为是舌叶音),这是雷州话声母系统和普通话声母系统的差异,也是雷州人学习普通话的障碍。雷州话声调系统与普通话声调系统相比较,在调类及调值上相差极大。但重要的还是雷州话有入声,普通话则没有。通过比较研究雷州话与普通话声母声调方面的异同,发现雷州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从而对症下药,发挥正迁移、克服负迁移,纠正“雷式普通话”这样的语音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邵祖燕教授治疗便秘的用药规律,总结其临证经验及用药特色。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邵教授治疗便秘的医案,将有效方剂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分析其药物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分布、药物功效分类,并进一步进行药物关联、聚类及复杂网络药物组方分析。结果:共纳入有效医案79则,患者40 例。中药使用频次>50次者的有炒白术、火麻仁、砂仁、厚朴、沉香、熟大黄、槟榔、甘草。药性以平、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多,归经以脾、胃、肺经为主。药物功效以润肠通便、温中健脾、行气止痛为主。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其用药以炒白术-火麻仁、炒白术-砂仁、火麻仁-砂仁、厚朴-炒白术、火麻仁-厚朴等组合应用最频繁。聚类分析得出3个核心聚类群:桃仁、枳实、厚朴、熟大黄;甘草、沉香、砂仁、白术、火麻仁;党参、槟榔、鸡内金、豆蔻、瓜蒌。复杂网络分析得出其核心药物组合为厚朴、槟榔、甘草、砂仁、火麻仁、沉香、炒白术、熟大黄。结论:邵教授临证治疗便秘,认为其病机主要为脾失运化,肠腑气机失常;治疗以健脾益气、降气润肠为主。  相似文献   
7.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规培人才的培养质量受到诸多困境与因素的影响,包括培养理念严重弱化、学习模式趋向西化和考核评价流于形式化等,根源在于规培医师中医思维尚未有效构建。中医思维的形成与培养,关键在于经典医籍的“学”与“考”。中医经典是学习、体悟与应用辨证论治诊疗思维的源泉,而辨证论治的主观性、个体性、差异性特点,成为限制中医诊疗传承与创新的瓶颈。突破关键在于提升诊疗信息的客观性、准确性、规范性。迎合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进行中医规培经典数字化转型探索,提出重塑经典教育共识的新理念,经典数字化学习的新模式以及经典数字化考核的新导向,为培养中医特色的临床人才提供新的对策与方案。  相似文献   
8.
西藏日多温泉水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泉水的水化学特征包含其形成过程中地质、构造、断裂、蚀变以及环境变化等多种信息,是研究地热流体形成和物质来源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西藏日多温泉发育于古新统典中组(E1d)和下白垩统林布宗组(K1l)地层。水化学特征显示:日多温泉地下热储温度为97.5 ℃~110.1 ℃之间,pH值为中性,水化学类型为SO4·HCO3-Na型,阳离子以Na+、Ca2+、K+为主,阴离子以Cl-、SO42-、HCO3-为主,并富含HBO2、H2SiO3、F、Li、Sr、Cs、As,矿化度介于1 162 mg/L~1 245 mg/L之间,符合理(医)疗热矿泉水水质标准。温泉水富含多种矿物组分的特征,与温泉水循环深度大、地下滞留时间较长(推测大于48 a)、地下热水与火山岩水-岩作用强烈有直接关系。综合研究热矿水的水化学特征,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热泉水的形成过程,为热泉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蕴含有丰富的心身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中医学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为四个方面。本文围绕中医学关于人的心理活动,分别从心、性、情、志四个方面探析其对心身疾病的影响,并结合《古今医案按》中的典型病案,探索中医心身医学与治未病的关系。中医心身医学理论,发挥了中医学“治未病”的优势,对于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及预防与养生调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学蕴含有丰富的心身医学理论与实践,秦汉之际中医心身医学理论雏形已成。《古今医案按》系清代医家俞震所纂的医案类书。《古今医案按》凡十卷,辑历代名医医案而成编。该书在清代医案类书中不仅独树一帜,而且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0.
《医贯》是明代医家赵献可的代表作,本文以《医贯·喘论》为切入点,从外感、内伤两个方面分析喘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思路,并浅析其独特的命门学说在喘证治疗中的体现,分析赵献可与众不同的命门学说理论和实践观点,为今人研究相关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