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河口盐水入侵对大通枯季径流量变化的响应时间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应用河口海岸三维数值模式, 计算区域包括大通至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 设计高分辨率网格, 数值模拟和分析不同潮型下长江河口盐水入侵对大通径流量变化的响应时间。计算结果表明, 不同潮型期间大通径流量的增加, 河口盐度响应的时间在4.0~6.2 d之间, 但小潮期的响应时间明显长于其他潮型期的响应时间。本文给出了长江河口盐水入侵对大通枯季径流量变化的响应时间, 可为河口水文、泥沙和环境等研究中取何时径流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传感器输出信号波形有无振荡进行分类 ,依据传感器响应时间的定义 ,分别找到一阶、二阶及理想动态传感器的频带上限与动态响应时间两者间的关系式 ;提出了传感器“受激系数”的概念 ,推导出输出信号波形有无振荡两种传感器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通过一个数值例子 ,说明所推导出关系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表层岩溶带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率对夏季暴雨事件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表层岩溶带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率对暴雨事件的响应机制,利用HOBO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率监测仪,连续监测2014年7-8月20 cm和70 cm土壤温度与体积含水率。结果表明:研究区域20 cm土壤温度呈日变化,这种日变化格局主要受到大气温度日变化的影响,70 cm土壤温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主要受到夏季大气环流使气温升高的影响。夏季暴雨事件降低了20 cm深度的土壤温度、增加其土壤体积含水率,并且导致70 cm处土壤温度先增高后降低、土壤体积含水率升高。土壤体积含水率较低情况下,暴雨事件使得浅层较高温度土壤水快速向下移动引起升温,而后土壤体积含水率到达一定阈值后,便能够快速响应降水事件。研究表明,岩溶地区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率受到夏季降水事件的影响存在差异。浅层土壤能够快速的响应暴雨事件,深层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率对暴雨事件的响应不仅受到降水量阈值的影响,而且也受到表层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率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基于J2EE的分布式GIS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分布式对象技术日臻成熟,流行的有CORBA、.NET和EJB3种解决方案,在IT领域已经广泛使用,在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由于大数据量与带宽有限和短会话与长事务等诸多矛盾的存在,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和实践还有待完善。在探讨CORBA、.NET和EJB3种分布式对象技术差别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基于J2EE的分布式GIS概念、原理和部件划分,并且阐述了基于J2EE的分布式GIS组件的设计与实现,最后通过失量数据量与响应时间的关系实验证明这种体系结构下的解决方案管理、发布和共享海量空间数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磁流变减振驱动器的响应时间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平行平板间磁流变液流变后的非稳态过程,建立了磁流变减振驱动器响应时间的计算理论。分析表明,磁流变减振驱动器响应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流体的动力粘度和活塞与缸体的间隙,而与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强度和活塞两端的压差无关,利用此理论初步估计的磁流变减振驱动器的响应时间为毫秒级。其次,通过瞬间改变输入电流,进行了磁流变减振驱动器阻尼力响应时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磁流变减振驱动器的响应时间为百毫秒级,远远大于理论值。最后,计算分析表明,液体气泡的存在延缓了减振驱动器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6.
磁流变耗能器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2,自引:9,他引:33  
磁流变耗能器是新型的智能型耗能器,是实现半主动控制的理论元件。本文在文献「3」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磁流变耗能器是新型的试验研究了耗能器的磁场强度,阻尼性能和响应时间,为此类耗能器用于结构被动减振和主动控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传感器输出信号波形有无振荡进行分类,依据传感器响应时间的定义,分别找到一阶、二阶及理想动态传感器的频带上限与动态响应时间两者间的关系式;提出了传感器“受激系数”的概念,推导出输出信号波形有无振荡两种传感器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通过一个数值例子,说明所推导出关系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自动气象站地温传感器故障成因及排除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地温较常出现的几种故障,如:深层地温外管壁渗水、地温传感器损坏和通讯电缆损坏而引起的地温数据异常现象进行分析,从多方面总结及测试引用较有效率的替换、对比和测量方法排除故障,对日后自动气象站的管理和维护有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靳婷  彭晓庆  王萍 《中国沙漠》2020,40(2):100-108
风沙流是大气边界层的典型气固两相流,输沙率对风速的响应滞后时间,被称为风沙流响应时间。通过野外测量发现风沙流响应时间与风速测量高度成正比,通过对瞬时风速进行信号分解并计算近地表输沙率与不同时间尺度风速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响应时间随风速频率的减小而增加。为进一步得到定量的规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周期来流风场中,风沙流响应时间随各种参数(周期\,湍流强度\,来流摩阻风速和测量高度等)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显示:响应时间与风速变化周期、来流摩阻风速成正比,与湍流强度和边界层高度成反比,输沙强度对跃移层外风速变化的响应时间沿高度先增加后减小。  相似文献   
10.
Regional variability of climate change hot-spots in East Asi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index (RCCI) i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hot-spots under 21st century global warming over East Asia. The RCCI is calculated on a 1-degree resolution grid from the ensemble of CMIP3 simulations for the B1, A1B, and A2 IPCC emission scenarios. The RCCI over East Asia exhibits marked sub-regional variability. Five sub-regional hot-spots are identified over the area of investigation: three in the northern regions (Northeast China, Mongolia, and Northwest China), one in eastern China, and on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Contributions from different factors to the RCCI are discussed for the sub-regions. Analysis of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hot-spots throughout the 21st century shows different speeds of response time to global warming for the different sub-regions. Hot-spots firstly emerge in Northwest China and Mongolia. The Northeast China hot-spot becomes evident by the mid of the 21st century and it is the most prominent by the end of the century. While hot-spots are generally evident in all the 5 sub-regions for the A1B and A2 scenarios, only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Northwest China hot-spots emerge in the B1 scenario, which has the lowest greenhouse gas (GHG) concentrations. Ou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sub-regional hot-spots show a rather complex spatial and temporal dependency on the GHG concentration and on the different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RC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