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3.0 T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经手术证实的早期宫颈癌(临床分期为Ⅰb和Ⅱa期)的3.0 T高场强MRI影像资料,并将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3.0 T高场强MRI对早期宫颈癌术前评估的准确率。结果:早期宫颈癌表现为宫颈部实性肿物T1WI低信号14例(14/18)、T2WI高信号10例(10/18),15例(15/18)肿瘤病灶比正常宫颈肌层强化时间早(4±2.1)s,13例(13/18)肿瘤病灶时间-信号曲线(TIC)呈快速上升-缓慢下降型,术前评估分期准确率约为88.3%。结论:3.0 T高场强MRI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为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刘亚娴教授辨证论治宫颈癌的经验。刘教授对于宫颈癌辨证着重于“郁”“瘀”“湿”“毒”“虚”,从肝郁、湿瘀毒、脾虚湿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论治,分别采用逍遥散、二妙散合桂枝茯苓丸或八正散合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知柏地黄丸、参苓白术散合肾气丸化裁。所附验案中采用补阳还五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宫颈癌下肢水肿,收到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国癌症与土壤环境中硼元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各种癌症死亡率与人群生存区土壤环境中硼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仅宫颈癌死亡率与硼元素有相关性,等级相关系数为-0.3125(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温胃止呕方穴位贴敷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确诊为宫颈癌并行同步放化疗的住院患者70 例,按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在同步放化疗时接受常规预防恶心呕吐方案(盐酸托烷司琼与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胃止呕方穴位贴敷。观察比较治疗第1天和治疗最后1天2组恶心、呕吐防治效果及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脱落1 例,对照组脱落2 例。同步治疗第1天,2组恶心、呕吐的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最后1天恶心、呕吐的控制率治疗组分别为67.65%(23/34)、61.76%(21/3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39%(13/33)、33.33%(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骨髓抑制、腹泻、便秘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在肝肾功能损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局部过敏、皮肤刺激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温胃止呕方穴位贴敷能有效减轻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同步放化疗毒副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较大样本宫颈病例的MRI表现进行比较,探讨不同种类宫颈肿瘤的MRI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基础,从而评价MRI对宫颈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的宫颈肿瘤患者620例,共655个病灶。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探究宫颈恶性以及良性病变的分布情况;分析MRI对浸润性以及非浸润性宫颈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超声造影与MRI在诊断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的准确率。结果:通过MRI检查,可发现宫颈恶性病灶405个,良性病灶250个,其中良性病灶中位直径1.50cm,恶性病灶中位直径2.32cm;良性病变中位年龄40.42岁,恶性病变中位年龄46.57岁;宫颈MRI对于浸润性宫颈癌的敏感和特异性高于非浸润性宫颈癌(P<0.05);MRI在诊断宫旁浸润的准确率为92.3%,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3.4%,临床分期的准确率为95.2%,均高于超声造影准确率(P<0.05)。结论:宫颈MRI对于浸润性宫颈癌的敏感和特异性高于非浸润性宫颈癌(P<0.05);MRI在诊断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的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造影(P<0.05)。研究表明MRI在宫颈癌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MRI技术的熟练与改进有助于提高宫颈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中国土壤中化学元素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曾昭华  曾雪萍 《湖南地质》2001,20(2):98-102
本文利用中国土壤元素资料2069448个数据,宫颈癌死亡调查资料119760例,研究了宫颈癌死亡率与人群生存的土壤环境中As、Cd、Co、Cr、Cu、F、Hg、Mn、Ni、Pb、Se等64个元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宫颈癌的发病率与土壤环境中化学元素的含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能谱CT在早期宫颈癌区域淋巴结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14例经手术证实的早期宫颈癌(临床分期为ⅠB和ⅡA期)患者的能谱CT资料,将能谱CT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经能谱CT诊断,14例患者共检出区域淋巴结58个,诊断淋巴结转移9个;经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共62个,其中淋巴结转移11个。对比能谱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能谱CT诊断的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94.1%,准确率为90.3%。结论:能谱CT对早期宫颈癌区域淋巴结定性诊断具有明显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提高术前区域淋巴结评估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在前期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明确了一系列候选血浆差异蛋白指标,包括RelB、PSMD10 等含量上调可能是宫颈癌的候选血浆蛋白质指标。本研究对上述指标进行定量验证,探讨宫颈癌发生及进展与血浆蛋白质表达调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维吾尔族女性宫颈病变患者外周血标本共70例,其中宫颈炎(cervicitis,CV)20例,宫颈内上皮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sa,CIN)Ⅱ~Ⅲ 20例及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3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对血浆RelB、PSMD10 表达水平进行定量鉴定。结果 宫颈病变进展伴有血浆RelB、PSMD10 蛋白质含量梯度性上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不同血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浆PSMD10与RelB呈低度正相关(r<0.4,P<0.01)。对不同蛋白质指标的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预测能力分析,发现血浆RelB蛋白质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度较高(依次为90.0%、50.0%和75.7%),对宫颈癌诊断可能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 宫颈癌发生与血浆蛋白质表达调控存在密切关系,血浆RelB、PSMD10 含量上调可能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预警的血浆检测指标,对其检测对宫颈癌诊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凉血猬皮汤治疗宫颈癌放疗后并发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宫颈癌放疗后并发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加味凉血猬皮汤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凉血猬皮汤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有较好的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