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8篇
海洋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单孔艾灸盒与隔药饼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脾胃虚寒型FD患者98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 例。治疗组予以隔药饼灸治疗,对照组予以单孔艾灸盒治疗。比较2组的胃肠激素水平、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评分和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42/49),高于对照组的67.35%(33/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肠激素水平、ND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隔药饼灸能缓解脾胃虚寒型FD患者相关症状和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张仲景所述灸法、温针、烧针、熏法、熨法五种火疗法进行分析,探讨火疗法的运用。火疗法具有温热性质,宜用于阴证与寒证。其禁忌有三,一为太阳表证慎用火疗法,以防邪气郁闭不得出;二为阳明热证不可用火疗法,以防“两阳相劫”加重热证或伤津出现变证;三为阴虚不足不可用火疗法,以防火热之性灼伤津液,迫津外泄,阴损及阳。若误用火疗法则会出现烦躁、谵语等变证。了解其运用和禁忌,可指导临床合理地、正确地使用火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长蛇灸对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长蛇灸护理干预。观察2组临床效果、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干预组为96.7%,对照组为9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满意率和总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蛇灸可提高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能获得较高的满意度与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干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肠炎的效果。方法:将脾胃虚寒型慢性胃肠炎患者84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及针对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干预。观察2组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脘部或腹部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定]、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量表评定]、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定综合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3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VAS评分及血清TNF-α、IL-6水平均低于干预前,IBD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9.52%(4/42),对照组为4.76%(2/4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干预慢性胃肠炎脾胃虚寒证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及炎症反应,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2%,对照组为7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止痛消瘤方外敷阿是穴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试验设计,将96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分为寒证组(48 例)和热证组(45 例)。2组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的基础上均使用止痛消瘤方外敷阿是穴止痛,疗程为7 d。比较2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阿片类药物首日及全程总剂量、爆发痛次数、生活质量评估量表(KPS)评分,并评价疼痛缓解情况。结果:疼痛缓解显效率寒证组为87.50%(42/48),热证组为77.78%(3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NRS评分、KP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寒证组首日阿片类剂量及全程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少于热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治疗后爆发痛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止痛消瘤方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不仅有较好的止痛效果,还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麦粒灸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脾胃虚寒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麦粒灸治疗。比较 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动素(MTL)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29/30),对照组为7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MTL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麦粒灸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脾胃虚寒型FD的临床疗效高于口服莫沙必利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MTL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隔姜灸配合电针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面瘫患者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脱落3例)采用隔姜灸配合电针疗法治疗,对照组41例(脱落4例)单用电针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1%,对照组为8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隔姜灸配合电针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