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5篇
海洋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1.
总结郑祖峰教授从整体观念出发,以中焦脾胃为枢纽治疗带下病的经验。郑教授认为带下病是由于外感邪气、饮食不节、忧思过甚、房劳过度等因素,以致脾胃受伤、升降失常,故从补益中气和驱除湿邪两方面着手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
介绍熊俐教授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临床经验。熊教授认为支原体感染为正气不固,湿毒之邪内侵,治当以除湿解毒,益气扶正,自拟除湿解毒扶正方联合阿奇霉素以治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介绍田淑霄教授运用化湿清毒法治疗利普刀(LEEP)术后带下病的经验。田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脾虚湿毒蕴结,冲任受损,带脉失约而致。治疗则予以健脾清毒中药临床随症加减,获得满意疗效。并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介绍班秀文治疗带下病的临证经验。班老认为带下病的根本病因是湿邪为患,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是重要病机,在病变过程中多伴有瘀血的病理因素存在。在治疗方面,主张以调理肝脾肾功能为基本原则,以祛湿为主,同时不忘祛瘀,湿瘀同治。临床用药善用经方,同时创制新方,喜用花类药醒脾悦肝,多用藤类药通经活络,形成了独特的治疗带下病的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5.
从中医肝郁脾虚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反复发作的现代免疫学机制。中医经典中与肝郁脾虚带下相关的带下病的论述及肝郁脾虚与免疫失衡相关的文献研究显示,肝郁脾虚与免疫失衡有关,且BV、VVC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是Th1/Th2免疫失衡。带下病从肝郁脾虚立论可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