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使用128层螺旋CT测定窦性心律和房颤患者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容积(EATV)并计算出单位体表面积心外膜脂肪容积(EATVI),探讨其与心房颤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心房颤动患者76例作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4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31例;同时入选60例窦性心律患者作为窦性心律组。136例患者均行心脏冠脉CTA成像,测量所有患者的EATV并计算出EATVI。进一步分析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房颤组患者的平均EATV (138.54±25.79) mL及EATVI (72.54±23.21)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平均EATV (107.56±21.17) mL、EATVI (53.21±1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持续性房颤患者的平均EATV (141.72±23.26) mL及EATVI (74.43±21.32)均大于阵发性房颤患的平均EATV (136.23±19.76) mL、EATVI (70.54±19.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房颤患者EATV与EATVI呈显著正相关(r=0.971,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EATV及EATVI诊断房颤的曲线下面积为0.877(95% CI:0.806~0.935),以113.35 mL为截断值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7%和72.3%;EATVI曲线下面积为0.893(95% CI:0.837~0.961)以61.15mL为截断值时,预测房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6%和81.4%。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ATV (OR值:1.057;95% CI:1.016~1.163)及EATVI (OR值:1.068;95% CI:1.021~1.107)均为房颤发生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采用128层螺旋CT可以客观定量测量EATV;EATV与EATVI显著相关;EATV及EATVI的增加与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不同类型房颤患者之间的EATV及EATVI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益气养阴法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21年3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关于益气养阴法治疗心房颤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改良Jadad量表和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篇文献,共1608 例患者,其中治疗组813例,对照组79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气养阴法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RR=1.23,95% CI(1.15,1.31),P<0.00001]、中医证候疗效[RR=1.33,95% CI(1.24,1.41),P<0.00001]、中医证候积分[SMD=-0.94,95% CI(-1.20,-0.68),P<0.00001]、平均心室率[MD=-6.69,95% CI(-9.12,-4.26),P<0.00001]、左心房内径[MD=-1.21,95% CI(-2.39,-0.02),P=0.05]、安全性[RR=0.52,95% CI(0.28,0.95),P=0.03]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阴法治疗心房颤动可以提高疗效和安全性,但由于纳入文献整体质量不高,尚需开展设计严谨、多中心、大样本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