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近年来,犯罪和暴力问题已经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其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以及人民日常生活质量.暴力犯罪行为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其中之一就是就业情况.公众普遍认为,高失业率将引发高犯罪率,因此检测就业情况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主要针对不同类型犯罪行为以及总犯罪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便分析其中的关系和联系.在GeoDa软件的帮助下,可以形成一系列图表来帮助得到需要的结果.暴力犯罪、毒品犯罪和入室犯罪将作为典型犯罪类型进行单独分析.从1980年开始,苏格兰政府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统计,其主要目的是检测苏格兰地区的所有基本参数以便为苏格兰研究机构提供帮助.本文基于苏格兰政府SIMD统计参数,并主要针对爱丁堡这一苏格兰政治经济中心同时也是苏格兰首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南地区面临着因缅甸内战和毒品经济产生的跨国影响而形成的恶劣的地缘政治环境。通过文本分析法,本文聚焦缅甸内战和毒品经济,在分析缅甸内战历史和现实致因、缅甸毒品经济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从地缘政治学视角,揭示了缅甸内战与毒品经济之间的相互关联。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是:缅甸内战状态下的毒品经济为何在缅甸蔓延?毒品经济又如何加深缅甸内战并阻碍内战的终结?缅甸内战与毒品经济相互纠缠,即缅甸内战不是由毒品经济利益所触发,但缅甸内战刺激了鸦片种植和催生了畸形的毒品经济,而毒品经济重塑了缅甸联邦政府与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等各方利益,从而为缅甸内战解决蒙上了阴影。  相似文献   
3.
基于风险地形建模的毒品犯罪风险评估和警务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宁  王大为 《地理科学进展》2018,37(8):1131-1139
犯罪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研究犯罪问题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以及产生犯罪的社会、地理、生态、环境等因素。风险地形建模是美国学者研发的空间风险评估和警务预测技术,已在全球六大洲45个国家和美国35个州得到了独立测试和验证,被广泛应用于警务预测、国土安全、交通事故、公共医疗、儿童虐待、环境污染、城市发展等多个领域。在毒品、纵火、爆炸、强奸、抢劫、盗窃等犯罪研究领域更是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运用犯罪热点分析和风险地形建模,以长三角地区N市毒品犯罪为研究对象,对该市2015年毒品犯罪的危险因子、空间盲区、风险地形进行分析,探索毒品犯罪的生成机理和演化规律,并对2016年毒品犯罪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N市毒品犯罪呈现明显的犯罪热点和冷点;出租屋、酒店、车站、ATM机、停车场、娱乐场所、城市快速路、网吧是N市毒品犯罪的风险性因素。风险地形建模能较好地预测毒品犯罪。公安机关禁毒部门应据此进行严密管控,逐步限制、消除犯罪产生地、犯罪吸引地、犯罪促进地的生存土壤和条件。  相似文献   
4.
通过腹腔注射沙蜇刺胞毒素于吗啡依赖型戒断小鼠,检测小鼠肝脏、肾脏、心脏和脑的SOD、CAT、NOS酶活力和MDA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沙蜇刺胞毒素对纳洛酮催促吗啡依赖小鼠的戒断作用。结果表明,沙蜇刺胞毒素对吗啡依赖小鼠各组织酶活力的恢复有明显的作用。出现戒断症状的小鼠肝脏的SOD和CAT活性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注射沙蜇刺胞毒素后两种酶活性逐渐恢复,但还是略低于对照组。相反MDA含量吗啡组最高,沙蜇刺胞毒素Ⅰ次之,沙蜇刺胞毒素Ⅱ最低。通过小鼠戒断前后肝脏、肾脏、心脏、脑等组织中SOD和CAT活性酶的检测结果,证明了沙蜇刺胞毒素可改善小鼠由于吗啡作用而产生的机体的抗性下降、逐渐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能抑制吗啡依赖小鼠戒断反应的发生,对吗啡依赖小鼠的戒断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苏晓波  蔡晓梅  周灿 《热带地理》2019,39(6):799-811
与中国云南省接壤的缅甸北部少数民族自治邦,包括掸邦和克钦邦,构成全球第二大非法毒品生产地的金三角核心区。通过借助历史档案和学术文献,聚焦缅甸北部,基于政治地理的视角,理清缅甸北部毒品贸易的历史起源,探讨了自缅甸1948年独立后毒品贸易给该国带来的政治与经济危机,以及相应的地缘政治冲突和外部干预。文章试图回答的问题有:为什么毒品贸易能够在缅北扎根?毒品贸易如何影响缅甸政府在其北部山区的主权完整和领土控制?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毒品成为缅甸国内破碎主权和外部势力干预的原因和结果,毒品贸易以及与毒品相关的犯罪活动已经渗入缅北,严重危害了缅甸的主权完整。毒品贸易也为外部势力介入缅甸国内事务提供了契机。由于主体民族缅族控制的中央政府同缅北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间缺乏足够的信任,民族和解缺乏基础,也无法为全面禁毒创造有利的政治条件。因而,缅北的毒品贸易和缅甸的国家建设相互影响,导致国家主权破碎化和外部干预,导致缅北成为亚洲最贫穷落后的地区。文章分析以毒品为核心的开源权力机制与非正式或者非法全球化,丰富了Agnew有关主权的理论,在实践方面有助于认识中缅边境安全的复杂性,促进云南同东南亚的跨国区域化。  相似文献   
6.
毒品犯罪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犯罪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专业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已有文献对毒品犯罪的成因进行分析,由于数据的局限性,较少从微观尺度对毒品犯罪热点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论文以SZ市NH、DM街道内社区为例,基于毒品犯罪案件数据,利用探索性数据分析和时空扫描识别毒品犯罪时空热点分布,结合用地类型、动态人流量等数据定量分析毒品犯罪案件的时空分布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如下:① 毒品犯罪主要分布在商业发达地区和城中村地区,且城中村的毒品犯罪时空热点分布的起始时间较商业发达地区更早,影响范围也更大;② 毒品犯罪在不同用地类型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中“住宿旅游娱乐”“商业百货批发零售”“餐饮经营服务品牌”3类用地类型与毒品犯罪具有高度相关性;③ 人流量高热区的面积占比与毒品犯罪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高热区面积占比大于5%或为0时,能够抑制毒品犯罪的发生;高热区面积占比在0~5%之间,能够促进毒品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世界毒品生产的地理分布及其空间扩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首先阐述了毒品的内涵,揭示了毒品的非法生产和非法贸易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严重恶果,探讨了世界毒品生产的地理分布及其新动向。着重分析了世界三大毒品生产区域“金三角”,“金新月”和“银三角”的毒品生产现状,以此基础上,描述了世界毒品的空间扩散。最后指出,由于多种原因,世界禁毒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为了防止海洋生物对海船、军舰、船坞、水下武器以及其他海上设备的有害附着,新的防污药品、防污涂料以及防污办法。正为许多学者所悉心研究;防污药品正逐渐地由无机物向有机物及放射性物质方面转变。但是,目前生产中广泛采用的仍然是无机毒品,防污涂料的防污效果与有效使用期限不但与药品的毒性有关,而且与药品在单位时间内自涂料膜渗出的剂量密切相关。如果单位时间内渗出剂量过大,则不经济,有效防污期限将大大缩短;如果单位时间内渗出剂量过小,则不能达到抑制生物附着和生长的目的。渗出率的大小常常是防污涂料的关键指标。因此渗出率的研究,不但能指导生产单位改进防污涂料的生产工艺,而且也为使用单位提供了选择和估价防污涂料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