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5篇
  免费   1406篇
  国内免费   1796篇
测绘学   1132篇
大气科学   1368篇
地球物理   1452篇
地质学   3597篇
海洋学   746篇
天文学   89篇
综合类   765篇
自然地理   738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273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303篇
  2014年   570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545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486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6篇
  1948年   6篇
  1946年   10篇
  1942年   6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变形监测是船闸建设中安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TS 60自动化全站仪对船闸建设中的高边坡水平位移进行安全监测,并对其成果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认为:TS 60自动化全站仪用于变形监测工作自动化程度高,精度可靠,并能显著提高观测效率。  相似文献   
2.
抛弃式探头由无人机装载,能够在较远目标区域和危险海域开展海洋水文环境剖面参数的测量。通过安装不同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温度、盐度的剖面测量,其深度的测量采用数学方法计算得到。针对双摄像机水箱实验获得的5个不同攻角实验结果,分析了常用的运动目标的检测方法,最终选择基于连续帧间差分法,确定探头的三维坐标位置,进而得到探头下沉运动的三维运动轨迹和速度曲线等信息。探头从水面释放后攻角在下沉过程中不断调整,改变运动姿态,同时伴随自身的旋转,抵消水平方向阻力作用,初始攻角产生的深度测量误差主要体现在加速过程,探头达到匀速运动后测量误差不变,在不考虑横流的情况下,探头最后以匀速垂直下落运动。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评价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对海水中137Cs γ能谱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根据《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并逐一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量化,最终计算了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影响海水中137Cs γ能谱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分别为样品源137Cs峰区计数、标准源活度、取样体积、化学回收率、本底137Cs峰区计数及标准源137Cs峰区计数,其中样品源137Cs峰区计数的不确定度贡献最为突出。对于137Cs活度浓度为1.28 mBq/L的海水样品,其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9.78%。  相似文献   
4.
基于UDF的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被动旋转水动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被动旋转问题,基于Fluent 17.0,运用UDF(User Defined Function)控制滑移网格对网格进行动态调整,仿真研究水轮机在不同安放角下被动旋转的水动力特性。通过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潮流能水轮机随着叶片安放角度的增加,尖速比、输出功率、捕能系数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叶片安放角为6°时,叶轮前后速度差最大,对潮流能利用充分,且各项性能均达到最佳;通过分析叶片受力,叶尖叶素在安放角为2°时阻力最大,3°时升力最大,升阻比在6°时最大,此时叶尖叶素升阻比C_L/C_D=6.27、攻角α=3.06°。由仿真结果可知水平轴潮流能叶轮的自启动过程由5个阶段组成,即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段—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段—加速度反向增大的减速运动段—加速度反向减小的减速运动段—稳定运行段,这对潮流能水轮机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青藏东北缘现今块体划分、运动及变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0  
利用2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以位移代替围压作为边界约束力,研究青藏东北缘现今块体划分及其运动变形。根据该地区地质构造及地震活动,以GPS点测量位移作为模拟结果约束点,得出了较合理的块体划分模型和随时间演化的主应变分布图,并把应变高值区与近几年来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作对比,得出了研究区内地震危险性可能较大的区域。另外,对模拟的甘青块体与阿拉善块体的边缘带断裂左旋运动做了大概计算。  相似文献   
6.
张丽旭 《地质论评》1948,13(Z3):291-310
所谓‘大寮层’者,以页岩与砂岩之交互层为主,厚约350公尺,在其上部,砂岩发育较佳,而在山下部则反是。砂岩往住带石灰质并含有化石,尤其在上部有富含Ditrupa sp之灰质的砂岩发现,所谓Ditrupa化石带是也。此外尚有下列之化石发现: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经济时报》12月12日报道,我国煤炭开采浪费惊人,存在1吨扔2吨的普遍现象。调查显示,我国的煤炭回采率只有30%,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  相似文献   
8.
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的构造应变背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网络工程”1998~2001年累积的1181个测站的GPS重复观测资料,采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型建立中国大陆水平运动模型速度场,用大地坐标在椭球面上计算各类应变场,详细分析了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水平构造应变场空间分布特征。各类构造应变场的最高值都出现在喜马拉雅构造带与昆仑山地块内(地震断裂带南侧),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次之。分析表明,昆仑山8.1级地震正好发生在张性面膨胀应变率的高值区,第一、第二和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边缘的突变区和最大、最小主应变率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了当X为S-闭空间时,C(X)的子集F为紧的充要条件,从而扩充了著名的Ascoli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