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4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沸石强化过滤的中试及生产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型水处理材料沸石强化常规给水处理工艺进行了中试和生产性试验,并与石英砂滤料做了对比.中试结果表明粒径为0.80-1.20mm沸石对浊度、氨氮、有机物都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过滤时的水头损失、反冲洗强度明显小于石英砂,不仅能满足反冲洗要求,还可节省反冲洗水量,降低运行成本.在生产性试验条件下,沸石对浊度、氨氮、耗氧量的去除率分别为95%、83%和39%.因此,在当前水源水遭到污染的情况下,用沸石替代石英砂滤料可明显改善水质,在不增加处理构筑物的情况下,对给水处理工艺可起到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渤海中南部悬浮物海洋调查资料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悬浮物 (SPM)的研究目前已引起诸多学者关注。作者利用 1998和 1999年的中德合作海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工作 :研究悬浮物与透明度的关系 ;研究悬浮物与浊度的关系 ;估计海底剪切速度。并为研究悬浮物输运提供资料和作前期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LZY_(1-1)型光电浊度仪的设计原理,标定方法及使用结果,该仪器用经典法校准后,能快速测量大批量样品的悬浮物含量。  相似文献   
4.
矿坑水净化处理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矿坑水的净化处理方法与工艺流程,主要处理方法有混凝,沉淀,过滤及消毒,不同水质特点应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矿坑水净化处理与利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
东海陆架水文浊度要素自动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四脚架体原位观测东海陆架区域水文、浊度要素的方法,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实现对测量要素的采集和存储。通过对获取数据的分析,表明该方法安全可靠,可为揭示东海内陆架沉积过程研究提供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6.
付宏峰 《地下水》2006,28(1):71-72
简要介绍了纤维束过滤器的工作原理,针对原水水质及用户对水质的要求,设计了用纤维束过滤器去除黄河水浊度的处理工艺,提出了纤维束过滤器的运行参数,分析了纤维束过滤器对黄河水浊度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7.
大量的试验数据表明石英砂和陶粒组成的双层滤料,其净水处理性能明显好于石英砂和无烟煤双层滤料以及单层石英砂滤料,特别是出水浊度、微絮凝作用,反冲洗周期、藻类的去除、絮凝剂的使用量等指标上具有明显优势,陶粒做为一种新的水处理滤料,正被应用于净水和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8.
2004年7~8月在台湾浅滩周边水域进行了两个断面的水体悬浮物浊度、叶绿素a荧光调查,通过对该区域悬浮物质浊度、叶绿素a荧光的夏季分布变化特征研究,结合水文相关要素分析,初步揭示了区域海洋沉积和再悬浮过程对悬浮体浊度、叶绿素a荧光分布的影响。指出悬浮物质浊度在近岸与陆架外缘主要受再悬浮作用影响,而浅滩区再悬浮作用不明显:在陆架外缘区浮游植物的聚集作用对浊度有一定的贡献作用,而近岸区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上甸子本底站气溶胶散射系数变化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上甸子大气成分本底站从2004~2006年的连续观测数据,分析了区域大气粒子光散射系数的变化特点,以了解本底地区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基本特征.卜甸子地区3年数据比较表明,散射系数平均水平较低,但在2006年有所升高,主要表现在受春季沙尘天气的影响,污染次数增多.其次,散射系数日变化规律表现为白大低夜间高,午后出现最低值,此变化与大气层结的日变化趋势一致.从季节变化看,冬季和春季的散射系数相对较低,而夏季和秋季的值较高,这与气象条件及内外源的影响都有关系.天气对粒子变化的影响表现为,晴天无云时的大气状况有利于污染物的重直输送,散射系数远远低于阴天时的数值.另一方面,风向对本底站粒子浓度影响也较明显.来自东北东方向的空气较干净,散射系数值通常较低,而西南西风向通常会引起散射系数值的增大,说明位于西南方向上的北京等城镇的污染输送对上甸子本底站的大气状况有一定影响.最后,通过拟和散射系数小时平均值出现频率曲线,对上甸子地区本底浓度值作了初步估算,其范围在10~20 Mm~(-1).  相似文献   
10.
以悬浮物浊度标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分析方法得到的浓度结果与浊度仪之间相关性的分析,探索悬浮物浓度测量的较佳方案。根据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现场抽滤法相较于自然焚烧法、室内抽滤法和沉淀烘干法,具有省时间、低费用、高效率和可靠性高的特点。主要原因为室内各类分析方法相较于现场抽滤会出现较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包括运输存储过程中容器瓶壁的吸附作用、水样微生物的滋长以及方法本身的系统误差,如焚烧法操作过程,有机物在高温环境下挥发,致使分析处理的研究对象与观测仪器所测不同,导致产生比较大的误差。现场抽滤法不但适合在水流比较平稳的内河使用,而且在流态复杂,泥沙浓度变化较大的河口地区的泥沙浓度测量中也具有的较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