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9篇
海洋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高血压肾损害在中医学属“水肿”“虚劳”“腰痛”等范畴。本文基于中医络脉与玄府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肾脏的认识,阐述肾络、肾玄府的结构与功能,提出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气液-玄府-肾络”理论模型,以肾脏气液亏虚、风火侵扰玄府、痰瘀痹阻肾络相互为患。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时应重视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风药增效补虚、发散透热、通络祛瘀,为中医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玄府理论”,认为“虚”“毒”“瘀”是膝骨关节炎致病的重要原因,而“玄府郁闭”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关键因素,故在治疗上应当以“补虚化瘀,开通玄府”为主。并从“玄府理论”为切入点,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说明内服中药是膝骨关节炎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回纹型风湿病(PR)属临床难治性疾病,其发病的根本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异常。以“营卫-玄府-伏邪”病机轴为基点进行辨证是中医学从宏观整体、微观结构与病因病机学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其交联性病理反应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具体机制。本文试从“营卫-玄府-伏邪”病机轴探析PR,提出营卫失和是始动环节,玄府失司是病机关键,伏邪难透是难愈因素;并分析其与PR形成、发展的关系,即“卫强营弱而免疫乱”理论、“营卫-玄府”失司而筋骨痛、“玄府-伏邪”相合终成PR、伏邪反诛营卫而积重难返。冀以此为PR的中医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玄府遍布于人体各处,是构成人体以及维持人体基本生理活动的最微观的结构,玄府功能失调及闭塞是炎症性肠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风药,以行玄府之气滞、祛玄府之瘀毒、补玄府之气虚、畅玄府之气机,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运用中应注意灵活配伍、灵活组方、辨证处方、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6.
介绍霍介格教授基于“肺络-玄府”理论治疗肺癌术后慢性疼痛经验。霍教授认为,“肺络-玄府”受损为其关键病因病机:“肺络-玄府”易瘀,不通则痛;“肺络-玄府”易虚,不荣则痛;肺在志为悲,病程缠绵。临证治疗虚实兼顾、各有偏重;府络同调,兼以疏利气机,由此可缓解肺癌术后慢性疼痛。并附验案1则,予以佐证。  相似文献   
7.
介绍刘新祥教授基于“阴火怫郁玄府”理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刘教授认为“阴火内生”乃糖尿病内因,“玄府怫郁”是其重要病机演变,而“阴火怫郁玄府”推动糖尿病向糖尿病肾病发展。因此,其提出补益肾水、潜纳阴火以治内热之糖尿病;健运脾胃、清化湿浊以祛除糖毒,疏通玄府、滋养肾络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并列举临床验案予以佐证,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玄府的概念、理论内涵、生理特性与功能;咽玄府的理论内涵与外延、结构特点、生理特点、发病特点、辨证论治等内容。咽玄府郁闭是咽喉病的主要病机,其导致的咽部疾病的发病特点有:易郁易闭、易热易燥、易虚易萎、易钝易梗、郁久生毒。从开阖咽玄府辨证论治咽喉病包括3个证型:外邪怫郁证,予以袪邪开玄、解表利咽;虚郁玄府证,予以健脾益肺、利咽开玄;痰瘀郁闭证,予以化痰袪瘀、通玄利咽。以慢乳蛾(慢性扁桃体炎)为例,阐述了其基本病机是气液通道闭塞、浊阴痰火蕴结,治疗上在开玄畅蛾、扶正祛邪的基础上创立了畅乳蛾、开玄府、袪痰火、扶正气的治法。咽玄府理论学说为咽喉科疾病的中医药研究提供了一套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玄府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之玄府,即汗孔,广义之玄府为气液运行的腠理、门户,其主要生理功能为畅达气机、输布津液、渗灌精血、运转神机、调节阴阳。肺玄府是络脉网状通路的门户,其结构包括呼吸道(鼻、咽、气管、支气管)、呼吸道纤毛系统、淋巴细胞、肺泡、肺间质、肺毛细血管内皮基膜、皮肤组织等,生理功能为输布气血津液,促进肺完善肺之宣发肃降的生理功能。若肺玄府功能失常,则产生各种病变。临床开通肺之玄府郁闭、畅达气血津液运行在治疗肺系疾病中至关重要,为指导临床诊治开拓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王明杰教授运用虫药开通玄府、畅达神机的临床经验。王教授从开通玄府的新视角指出,虫药药性灵动活泼、走窜通达、彻内彻外,能搜剔脉络玄府内有形无形之邪,具有显著的开通玄府作用。王教授经过多年来对开通玄府治法方药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总结出发散开玄、搜剔开玄、香窜开玄、温通开玄、通下开玄、补虚开玄等12种常用开玄方法,用于治疗心、脑、肾、骨、眼等多种疑难杂病,屡起沉疴。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