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0篇
海洋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沈宏春副教授治疗尿毒症相关皮肤瘙痒的临床经验。沈宏春认为,治疗本病应以“肺”“皮”为论治关键点,采用汗法治以宣发肺气、开泄腠理、发汗祛风、燥湿止痒,并制定了治疗该病的协定处方——肤黄止痒汤,临床上用于治疗尿毒症相关的皮肤瘙痒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糖尿病皮肤瘙痒症虽然病在肌表,但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本文以脏腑辨证理论为基础,从6个证型阐述了辨证用药法则。肺气亏虚、卫外不固用桂枝汤加减;脾胃虚弱、湿热郁阻用二妙丸、四妙散、萆薢渗湿汤;肝气郁结、血虚生风用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肝血亏虚、血虚风燥用百合地黄汤;肝肾阴虚、虚风内扰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或一贯煎;心神不宁用清心止痒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润燥止痒汤联合非索非那定片治疗血热生风型糖尿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血热生风型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非索非那定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润燥止痒汤治疗。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瘙痒程度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2组瘙痒程度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润燥止痒汤联合非索非那定片治疗血热生风型糖尿病皮肤瘙痒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痹方湿敷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瘀血阻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瘀血阻滞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 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糖痹方湿敷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疗程均为3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患者自觉瘙痒症状及继发皮损总积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随访1个月后记录2组复发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对照组为70.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自觉瘙痒症状及继发皮损总积分、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治疗组复发2 例(6.90%),对照组复发11 例(52.38%),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痹方湿敷疗法能有效缓解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瘀血阻滞证患者的自觉瘙痒症状,改善患者继发皮损,对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也有一定作用,且复发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祛风养血法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8月31日发表的祛风养血法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数据。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规定方法进行检索,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4篇文献,1996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祛风养血法治疗的治疗组在提高皮肤瘙痒症的总有效率[OR=3.22,95% CI(2.52,4.11),P<0.00001],降低不良反应[OR=0.27,95% CI(0.16,0.45),P<0.00001]、复发率[OR=0.35,95% CI(0.24,0.51),P<0.00001]、临床症状积分[OR=-2.58,95% CI(-3.02,-2.14),P<0.00001]、瘙痒程度[SMD=-1.47,95%CI(-2.33,-0.62),P=0.0007],改善血浆强啡肽水平[SMD=-0.61,95%CI(-0.85,-0.37),P<0.000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祛风养血法治疗皮肤瘙痒症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定义、现代医学及中医学对其认识与临床表现的阐述,分析脾胃在本病发病中的重要性。提出在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时,需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意调补脾胃,具体方法有补气健脾、补气升陷、温阳运脾、健脾养血、运脾除湿、消食和胃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甘草油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名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病变皮肤涂抹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甘草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评价综合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68%(38/41),对照组为85.37%(35/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油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对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二药合用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