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07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本文利用前人的成果及笔者1992/1993年的南极海冰观测和收集的资料以及水文观测资料数据阐述了南极海冰的特性,特别是南极海冰过程、冰穴以及冰川冰对南极水团(南极表层水、南极底层水、南极陆架水、南极中层水以及南极冰架水)的形成和变性所起的特殊作用。 南极海冰覆盖面积的年际变化,夏季最大年份是最小年份的2倍多,冬季年间变化较小,最大仅为20%;但其季节变化非常大,冬季平均覆盖面积通常是夏季的5倍。南极海冰对大气-海洋间相互作用有重大影响,特别是深海洋区中冬季的结冰和发育造成的垂向对流、夏季的融化是形成南极表层水(含南极冬季水和南极夏季表层水),进而形成南极中层水的主要原因;南极陆架区的的海冰兴衰过程是形成南极陆架水的直接原因,它与变性南极绕极深层水混合并受到冰川冰的进一步冷却作用,成为形成南极底层水的主要水团;南极冰架底部的冷却、融化和冰架以下水体的结冰作用形成的高盐对流过程产生的南极冰架水,亦是形成南极底层水的贡献者。 冰穴是70年代以来卫星观测的重大发现。对其形成和对大气、海洋的影响作用尚不完全清楚,初步的研究成果表明,冰穴中产生的热盐对流对南极水团的形成、变性、大洋深层的翻转以及海洋-大气间的热量传输和气体交换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针对我国低渗透煤储层进行改造的一种工艺即短半径水平钻井技术,对煤层气井跟进管、短半径、水力喷射、多方位水平钻井(造穴)技术给予了介绍。该项技术的研究与实施,将有利于实现煤储层煤层气的渗流—扩散—解吸,对提高煤层气井的单井产气量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具有广阔前景的盐穴地下储备库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国生 《地学前缘》2003,10(4):352-352
<正> 盐穴是利用水溶开采方式在地下较厚的盐层或盐丘中形成的人造地下洞穴,盐穴的大小和形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而定,其体积可以在5000~100×10~4m~3之间,深度可以在50~1500m之间。  相似文献   
5.
山西奇村地热田资源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西奇村地热田开采已有30年历史,从1988年大量开采地热水以来,使浅层热水生产井水温持续下降。本文建立了奇村地热田的概念模型,利用LUMPFIT软件,采用热田多孔抽水试验资料,对地热田在不同热水开采量下,地下水位降深及温度变化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合理的开采量,对地热田开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燕山地区中元古代常州沟组潜穴化石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刘鹏举 《地质论评》2003,49(5):522-524
在燕山地区中元古代常州沟组中发育有大量的潜穴化石,潜穴产于常州沟组中部的泥质粉砂岩中。潜穴呈个体较大的直管状,垂直层面保存。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遗迹化石,表明在距今近1800Ma前就已出现古老的后生动物,这对于研究后生动物的起源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贵州罗甸中三叠统边阳组风暴沉积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传明  夏邦栋 《地质科学》1996,31(2):193-195
贵州南部罗甸地区中三叠统发育—套巨厚的砂、泥韵律的海相碎屑沉积,其岩性主要为砂岩、粉砂岩、页岩和泥岩之组合,曾被认为是典型的浊积岩(苟汉成,1985;贺自爱,1986)。这套沉积在该地区命名为边阳组,命名地点在罗甸县边阳。边阳组下伏地层为新苑组(T2x),上覆地层为把南组(T3b)。经过对该区较详细的野外观测,发现了丘状交错层理,具蹼状构造的垂直U型潜穴等风暴沉积的证据,表明边阳组并非全为浊积岩,这为重新认识该区的古地理环境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8.
针对深部盐穴探测问题的特殊性,结合平顶山叶县盐田储气工程,简要探讨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与大地电场岩性探测法(CYT)的理论基础、探测原理以及解译方法,并对试验区盐穴的几何形态、空间分布以及物性信息反馈特征展开了研究。首先应用CSAMT法进行初探,大致圈定目标体的空间范围; 其次在CSAMT法探测结果基础上选择有利地段,采用CYT法进行精探,详细圈定目标体的空间形态。探测结果表明,试验区盐穴空间形态复杂,剖面上呈现不规则的空穴群,埋深大约为 -1400~-1000m; 但单个溶腔体积较小,半径大致为8~60m。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地下盐穴储气库址的选择和建设,为我国深部盐穴探测方法和电场岩性解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欣  王健  张举 《地球科学》2018,43(12):4399-4410
Oktavites spiralis(Geinitz,1842)是志留系兰多维列统特列奇阶的笔石带化石分子,其独特的盘旋生长模式易于识别,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地层意义重要.然而,关于Oktavites spiralis的首现位置始终存在争议,不利于地层的精确对比.在陕西紫阳、岚皋地区,Oktavites spiralis笔石带可以通过带化石丰度变化进行识别,而不是依靠带化石的首现.近来,对陕西紫阳、岚皋地区多个志留系特列奇阶剖面研究后认为,通过幼体特征和盘旋形态对比,一个奥氏笔石新种Oktavites longtanensis sp.nov.可以从Oktavites spiralis和Oktavites contortus中进一步区分出来.新种Oktavites longtanensis sp.nov.化石延限仅限于Oktavites spiralis笔石带,延限较短,并具有重要的演化意义和较强的地层划分对比潜力.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地层资源量巨大,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是该领域风险勘探的重要层系之一,但当前该层系勘探尚未取得重大突破,其中岩相古地理格局及储集层主控因素认识不深是制约勘探突破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以乌什地区昆盖阔坦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地层精细描述和104块岩石薄片分析,并优选样品开展常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碳氧锶同位素、白云石有序度及U-Pb同位素年龄测试,分析了奇格布拉克组沉积环境及白云岩成因。结果表明:(1)塔里木盆地乌什地区昆盖阔坦剖面奇格布拉克组厚约141 m,主要发育叠层石、凝块石、泡沫绵层石3种微生物白云岩和鲕粒、粘结颗粒2种与微生物作用相关的颗粒岩,并根据相序组合可以划分为4个段,自下而上构成碳酸盐缓坡背景下的内缓坡潮坪—微生物丘滩沉积序列;(2)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奇格布拉克组沉积时期研究区整体处于温暖、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近岸浅水环境,海水具有较高盐度、较高水温和氧化—弱氧化特征,海平面先逐渐上升后快速下降;(3)奇格布拉克组白云岩形成于准同生—浅埋藏期,白云石化流体为具有较高盐度的海水。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塔里木盆地晚震旦世岩相古地理研究提供依据,还可以为储集层主控因素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