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2篇
海洋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蒋益兰教授从偏颇体质论治恶性肿瘤伴多发结节的经验。蒋教授认为偏颇体质是影响结节和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之一,偏颇体质使机体气血阴阳失调,气血不畅,痰湿积聚生成实邪,发为结节,癌毒互搏发为癌肿。其将辨病-辨证-辨体结合,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辨体,以分清主次、扶正为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活用虫药、软坚散结为治疗原则,通过全身治疗调理而达到抗癌、散结的目的。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
介绍蒋益兰教授分期论治结直肠癌的经验。结直肠癌多与正气不足、饮食不节、情志不遂等因素有关,病机总为脾胃虚弱、瘀毒内结。蒋教授基于此病机特点将结直肠癌分为早、中、晚3期论治,早期以扶正祛邪为主,中期以增效减毒为法,晚期重在扶正培本、身心合治,同时全程重视对脾胃的固护,临床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介绍蒋益兰教授治疗老年中晚期胃癌的经验。蒋教授认为本病多因正气不足,脾胃失和,日久痰、瘀、毒胶着于胃,发为癌毒,病属本虚标实。临证治疗以扶助正气、健脾和胃为本,辨证论治,整体调控,因人而异,随症加减,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4.
介绍蒋益兰教授治疗直肠癌术后排便功能异常的经验。蒋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手术攻伐伤及正气,脾胃虚衰、中阳下陷而湿热余毒未尽,治疗当以健脾益气、升阳举陷、兼清湿热为主。根据患者具体证型及症状,以四君子汤临症加减,配合中医外治法治疗,并举验案1则以证疗效。  相似文献   
5.
介绍蒋益兰教授运用虫类药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经验。蒋教授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等致使机体正气亏虚,无力抵御外邪侵袭,脏腑功能受损,气机阻滞不畅,久之则气滞、痰湿、血瘀、热毒蕴结于肠道而发病。其临床上以扶正祛邪为指导原则,以解毒化瘀、健脾益气为治则治法,创立健脾消癌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虫类药的特性,辨证选用蜈蚣、全蝎、壁虎、鳖虫、蜂房等,以达祛邪扶正、攻补兼施之功,同时,在使用虫类药时注意顾护脾胃,中病即止。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介绍蒋益兰教授运用中药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经验。蒋教授认为癌因性疲乏的病机为脾肾虚损,肝气郁结,患者在进行手术、放化疗等西医治疗后进一步出现气血亏虚,耗阴伤气,最后阴阳俱虚,甚至阴阳离决。其在脾肾同治的基础上,针对手术、放化疗及晚期肿瘤姑息对症治疗这3个不同阶段,提出了健脾补肾、益气养血、养阴生津及平调阴阳的基本治法,并全程予以疏肝解郁,在临床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蒋益兰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用药规律与组方特色。方法:筛选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蒋教授门诊大肠癌患者的处方,使用中医传承计算系统平台(V3.0)中频次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蒋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用药规律。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处方共500首,涉及药物149味,用药频次居于前4位的分别为黄芪、法半夏、白术、茯苓;药物四气五味以苦寒、甘平、辛温为主,归经以肺、脾、胃经居多;挖掘出39组药物核心组合,频次排前3位的依次为黄芪-半枝莲、黄芪-郁金、黄芪-法半夏;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出29组核心药物和3首新处方。结论:蒋教授治疗大肠癌以健脾益气、扶助胃气为本,化瘀解毒、清热祛湿以攻邪,同时注重疏肝理气散结,分期论治,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蒋益兰教授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整理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蒋教授门诊治疗乳腺癌的处方,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进行中药频次、属性、归经、功效、复杂网络和聚类等分析。结果:共纳入300首方剂,150味中药,累计使用频次为5266次,获得甘草、茯苓、百合、郁金、黄芪、半夏、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党参、白术、枳壳、女贞子、墨旱莲、灵芝、首乌藤15味核心药物,药味以甘、苦、辛、酸为主,药性以平性为主,主要归肝、脾、肺、心经,功效以清热解毒、滋补肝肾、燥湿化痰为主。中药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组方药物为:百合、党参、黄芪、茯苓、半夏、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术、郁金。聚类分析获得4首聚类方。结论:蒋教授治疗乳腺癌多从肝郁、脾虚、冲任失和入手,采用疏肝解郁、燥湿化痰、补益肝脾、调理冲任之法,可取得佳效。  相似文献   
9.
介绍蒋益兰教授基于祛瘀生新法论治肿瘤相关性贫血(CRA)的经验。蒋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正气亏虚、因虚致实,患者机体常处于“瘀、毒、虚”状态,应以“祛瘀生新”为治疗大法,通过活血祛瘀纠正机体之“瘀”,解毒祛瘀制约机体之“毒”,常用补气升阳、健脾益肾、益气生血为法以改善机体之“虚”;使瘀血得去,新血得生,常可取得较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蒋益兰教授治疗肺结节的临床经验。蒋教授认为肺结节病位在肺,与脾、肝、肾密切相关,其发病多是由内外因相合所致,主要病机为正气亏虚、痰瘀互结。临床以健脾、清肺、疏肝、补肾为法,并注重个体差异,结合影像、体质、症状配伍中药,使脏腑相和,痰瘀两清,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