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5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应用微核技术监测海水诱变剂的初步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和环境污染总是并行发生的。如何在工业化过程中尽量避免环境污染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在研究这个问题中,建立有效的生物测定法,来监测环境污染,防止污染物影响人类健康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产紫露草(Tradescantia paludosa)的微核(MCN)技术用于监测环境污染物已是熟知的有效手段,山东紫露草即毛萼紫露草(Tradescantia reflexa)对环境污染物的敏感性如何,未见报道。本实验的目的在探测这两种植物的染色体对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3.
苯并(a)芘对紫菜(Porphyra)的致突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监测太湖水污染,结果表明太湖诱变剂污染轻,分布面积小,限于西北湖区,污染分布及程度受水位状况影响较大。微核指标和其他理化性质指标互为补充,被用于评价太湖水质,并就太湖水湖保护及污染控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诱变剂亚硝基胍对海洋微藻卡德藻细胞形态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化学诱变剂亚硝基胍(MNNG)处理海洋单细胞绿藻卡德藻(Tetraselmis sp.),观测其对细胞形态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MNNG导致卡德藻细胞出现鞭毛脱落、细胞膨胀、内部结构松散、胞质分布不均匀、色素体异常、产生休眠孢子以及致畸、致死等现象;MNNG对卡德藻在群体水平上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胞死亡率与诱变剂剂量正相关,MNNG对卡德藻处理120nun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20μg/L。  相似文献   
6.
苯并(a)芘对紫菜(Porphyra)的致突变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苯并(a)芘(Benzo(a)pyrene)是石油组份中的一种重要的具致癌作用的多环芳香烃化合物。由于燃烧和石油污染等多种原因,在大气、水体和海洋中都能检出它的存在,特别是在海洋中,这种化合物有的沉积于沉积物中,有的被生物体吸收,有的附着在生物体上,有的存在于水体中,因而构成了海洋中一类特殊的污染物。特别引起科学家注意的是这物种质可为某些海洋生物所富集或贮存,并经食物链而最后进入人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