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功率高频电波与电离层的相互作用会引起电子密度扰动,进而产生人工沿场不均匀体,其对无线电波特别是超短波信号有强的定向散射能力,可形成一种新型的超短波通信方式.基于各向异性介质的散射理论,首先通过求解电子密度扰动产生的附加极化势获得电子密度扰动散射方程,然后对电子密度扰动进行高斯自相关处理,并结合入射波/散射波与地磁场方向的空间几何关系,获得电子密度扰动的波数谱表达式,建立了人工沿场不均匀体的散射系数理论模型.利用模型对Platteville站实验中产生的人工不均匀体散射截面积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与实测值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根据人工沿场散射原理给出了利用其进行无线电信号传输的约束条件.重点仿真分析了人工沿场不均匀体的散射系数和散射覆盖区范围,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相对于高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人工沿场不均匀体的散射系数小5~10 dB,但其散射覆盖区的地面范围大,东西向可达3000 km,南北向可达1500 km,完全可用于超短波信号的超远距离传输.本文结果为中低纬度地区开展相关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对利用人工沿场不均匀体进行无线信号的超远距离传输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新疆地震台网子台供电系统中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免维护蓄电池以及稳压电源等主要设备和超短波数传系统中发射机、接收机、数字复、分接设备以及天线等设备的日常维护,对超短波数传的原理、场强的接收以及设备的一些参数,作了简单的阐述,对台站设备日常出现的问题和故障,作了简单分析,并给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并就1次典型的台网故障现象分析及排除作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针对具体的军用超短波信号,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的改进信号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模糊神经网实现模糊推理系统,采用分步识别的方法,将特征参数映射到模糊空间进行二分类.仿真表明:在具有高斯加性白噪声的环境中,信噪比高于15dB时,系统识别率高于95%.  相似文献   
4.
冯皖平  窦炜明  李国庆 《气象》1994,20(3):25-27
安徽省气象超短波通信网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全省网络化。该文介绍了超短波通信网的组建,现状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辽宁省现行的流动数字测震台网设备及各个部件比较离散、部分体积较大等不足之处进行高度的系统化集成,使整个应急流动数字测震台网系统更加完善、设备安装及运输更加便捷、缩短设备架设的时间、降低故障点,从而使之能够更好地为地震监测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超短波、无线网桥、无线VPN等多种无线组网技术在新疆水库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与建设中的应用,结合水库地震监测台网的特点,探索并解决水库地震监测台站组网及数据传输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特大地震,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又一人间悲剧。灾难过后,痛定思痛,如何保证在非常时期将地震数据可靠地传输回台网管理中心,为研究人员提供完整的数据波形,是地震观测技术人员在这次地震后应该慎重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文收集比较了中国地震部门常用的4种地震数据传输方式在8.0级特大地震中的表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运营商公共网络通信(SDH/MSTP光纤、DDN、GPRS、CMDA、WCDMA、LTE等)由于光缆中断、基站拥塞等原因已经无法正常使用,卫星通信链路会因用户激增而造成堵塞。宁夏地震局立足于本省地理优势,探索建立一张不依赖于运营商的独立运营的无线应急通信网,以采用超短波、微波通信作为信息传递的主干线路,旨在解决破坏性地震后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问题,为抗震救灾提供基础通信保障。  相似文献   
10.
路效兴 《水文》1995,(2):1-3,10
碧口水电厂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一个短波1:8和超短波1:2的混合体制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实践证明,以短波电台组网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由于在抗干扰和测报格式方面采用了多种技术措施,使短波通信畅通率大为提高,满足了水情自动测报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