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1篇
海洋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介绍伍大华教授运用逍遥散治疗围绝期失眠的经验。伍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失眠病位在心,与肝脾关系密切,其基本病机是肝气郁结,心神失养。以疏肝健脾、养血安神为基本治法,用逍遥散为基本方辨证施治。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证予丹栀逍遥散;肝气郁结,胆郁痰扰证予逍遥散合温胆汤;肝气郁结,心脾两虚证予逍遥散合归脾汤;肝气郁结,心肝血虚证予逍遥散合酸枣仁汤;配合心理疏导,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介绍刘向哲教授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经验。刘教授认为月经性偏头痛的发生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尤与肝关系密切。其以“从肝立论”“以风立论”为理论指导,提出肝气郁结、风邪上扰清窍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临床以疏肝解郁、祛风止痛为治疗原则,以逍遥散合川芎茶调散为基础方,并根据头痛发展的不同阶段分为前驱期、先兆期、发作期、后遗症期,灵活运用基础方,随症加减,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枣珀逍遥散加减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枣珀逍遥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枣珀逍遥散加减治疗失眠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月经不调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88%,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31.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逍遥散治疗慢性胃炎(CG)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资源数据库(WF)、维普数据库(VIP)自建库以来至2017年3月公开发表的与逍遥散治疗慢性胃炎相关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应用改良版Jadad评分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全部为中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逍遥散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痊愈率高于常规西药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28,95%CI(2.34,4.61),Z=6.89(P<0.00001)];有效率高于常规西药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28,95%CI(0.40,0.81),Z=3.13(P<0.00001)]。结论:Meta 分析结果表明逍遥散治疗慢性胃炎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但是由于纳入试验的研究方法有待改进以及文献质量不高,所以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 例。对照组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组均于每月经行前1周开始治疗,连续治疗7 d,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定头痛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33/36),对照组为72.22%(26/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深入研究逍遥散抗抑郁的机制,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方法:首先使用TCMSP检索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干姜、薄荷的主要活性成分,并筛选出口服生物利用度≥30%、类药性≥0.18的中药作用靶点,再使用GeneCards、Pharm Gkb、TTD、DrugBank等数据库系统筛选出抑郁症的有关靶点,并获取交集基因,将抑郁症的相关基因与逍遥散的有效活性成分进行交集,最后使用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Cytoscape 3.8.0应用软件查找PPI网络系统核心,构建“中药-疾病-靶点”通路,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运用 Pymol 软件对逍遥散的有效活性成分与抑郁症疾病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逍遥散有效活性成分161种;逍遥散抗抑郁靶点2588个,其中核心靶点6个;GO生物过程2247条,KEGG通路179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逍遥散中柚皮素、利可查尔酮、木犀草素、槲皮素均能较好地与抑郁症靶蛋白结合。结论:逍遥散抗抑郁的潜在药理学机制及其活性化合物可能与细胞增殖、免疫调节和炎症诱导的协同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