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8篇
海洋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六君子汤合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疗效。方法:将92 例痰瘀互结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复方益肝宁胶囊及维生素C片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六君子汤合膈下逐瘀汤治疗。治疗8周后检测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CHE)及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指标水平,并进行中医证候(胁肋部刺痛或钝痛、胁肋下痞块、胸脘部痞满、厌油腻纳呆)积分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6%(44/46),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ALT、AST、GGT、CHE、TG和TC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君子汤合膈下逐瘀汤加减可以促进肝功能的修复,降低血脂,减轻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逐瘀汤口服及足浴对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将120 例股骨头坏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对照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干预,观察组给予逐瘀汤口服及足浴干预,疗程均为2 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术后12 个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评分和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分,检测血清金属离子[钼(Mo)、铬(Cr)、钴(Co)]的水平和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含量。结果:研究期间观察组脱落2 例,对照组脱落5 例。2组FPS-R评分、Harris评分、血清金属离子Mo、Cr、Co水平及TNF-a、IL-6、IL-18水平治疗前、术后12 个月组内比较及术后12 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瘀汤口服及足浴可有效改善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会厌逐瘀汤加味对喉鳞状细胞癌(LSCC)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将60例LSCC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于术后1个月开始配合会厌逐瘀汤加味口服治疗,每年服用1个月,连续治疗3年。于术后4个月观察比较2组呼吸、吞咽、语言交流功能恢复情况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于术后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年随访2组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术后4个月,治疗组呼吸功能正常者86.67%(26/30),吞咽功能正常者80.00%(24/30),语言交流正常者86.67%(26/30),对照组分别为63.33%(19/30)、50.00%(15/30)、60.00%(18/30),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个月2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均未出现咽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年随访结果显示,复发率治疗组为16.67%(5/30),对照组为40.00%(1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后的生存率治疗组为90.00%(27/30),对照组为66.6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厌逐瘀汤加味可促进喉癌术后患者呼吸、吞咽、语言交流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长期用药可降低复发率并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逐瘀汤联合伊诺肝素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TKA的4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 例。对照组术后第1天给予伊诺肝素皮下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自拟益气逐瘀汤,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周、第4周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股静脉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及下肢DVT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术后第2周、第4周PT、APTT、D-二聚体、FIB、股静脉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与本组术后第1天比较以及同时间节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DVT发生率治疗组为4.20%(1/24),对照组为12.50%(3/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逐瘀汤联合伊诺肝素能改善TKA术后血液高凝状态,不增加出血风险,可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降低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关节围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 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关节围刺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水肿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简化Fugl-Meyer功能量表上肢部分(U-FMA)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70.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上肢水肿评分、U-FMA评分、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关节围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缓解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度,并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血瘀寒凝型筋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血瘀寒凝型筋骨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内服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9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筋骨病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普瑞巴林、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神经功能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对照组为7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神经功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