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1篇
海洋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研究分析牡丹皮-栀子药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数据库检索得到牡丹皮-栀子药对的主要活性成分、相应作用靶点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疾病靶点,用ConsensusPathDB数据库进行信号通路及基因本体论(GO)分析,并运用软件Cytoscape 3.7.0绘制关键成分-核心靶点网络图及蛋白互作网络图,软件imageGP绘制通路及GO分析气泡图。结果:得到包括堪非醇在内的关键活性成分17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在内的核心靶点39个,GO分析得到包括细胞增殖调控在内的生物学过程970个;激素结合在内的分子功能116个;胰岛素受体复合体在内的细胞组分45个;富集到通路728条,涉及癌症通路和VEGF通路等。结论:牡丹皮-栀子药对可能通过调节激素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调节癌症基因等靶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罗汉果生长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汉果主产于我国南方亚热带气候山区,喜温暖、喜短日照阳光、喜昼夜温差大、怕霜冻又不耐高温、喜空气湿润、多雾,忌渍水,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比较苛刻。通过对广西罗汉果主产地永福县龙江乡和临桂县茶洞乡罗汉果生长发育情况和当地的温度、日照、降水、湿度及雾日等气候条件的分析,初步了解农业气象条件对罗汉果种植的影响,为罗汉果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免疫浸润探讨中药荜茇抗血吸虫病相关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P数据库查找荜茇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收集血吸虫病及肝细胞癌相关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和“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对药物和疾病的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通过R语言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GEPIA和UALCAN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表达差异及生存预后分析;通过TIMER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免疫浸润分析。结果:获得荜茇抗血吸虫病及肝细胞癌潜在靶点11个,其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环加氧酶2(PTGS2)等可能是荜茇发挥作用的潜在靶点;KEGG通路富集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等,生物信息学结果表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可能在荜茇治疗血吸虫病相关肝细胞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本研究初步预测了荜茇抗血吸虫病相关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