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4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化学专业数据库获取补阳还五汤的活性成分,并对潜在靶点进行预测及规范。分别从PharmGKB、DisGeNET、OMIM、GeneCards数据库中得到颈椎病疾病靶点,利用韦恩图获取补阳还五汤与颈椎病的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靶点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获得核心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补阳还五汤核心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活性成分97个,包括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木犀草素等;交集靶点64个,关键靶点有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1B(IL-1B)等;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7(IL-17)、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结合紧密,为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提供相应条件。结论:该研究在总体上预测了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的活性成分、靶点和信号通路,作用途径广泛,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及思路。  相似文献   
2.
二叠系阳新组灰岩厚度240~350 m,走向延伸大于50 km,出露面积15 km2以上,资源储量极为丰富.研究区0.6 km2范围内资源量为5193×104 t.阳新组灰岩CaO含量49.87%~55.74%,MgO含量0.24%~2.80%,SiO2含量0.38%~5.80%之间,SO3含量0.01%~0.40%,K2O+Na2O含量0.02%~0.12%,均达到Ⅰ级水泥用料要求.饱和抗压强度41.6~82.4 MPa,坚固性1%~3%,压碎指标8.2%~9.6%;所有指标均符合建筑石料用要求.对阳新组灰岩地质特征、物理化学指标的分析评价显示,其可广泛运用于水泥、建筑石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纳溪气田的实际资料,特别是纳6井裂缝系统的典型资料,裂缝系统在纵横向上的分布具明显的方向性和系统中流体分布异常,剖析川南地区二叠系阳新统裂缝型气藏分布的复杂性,为裂缝型气藏的勘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area, situated at the fore-land of the Qinling-Dabie orogen, is an important re-gion for high-grade mineral deposits in Cen-tral-Eastern China. Nearly 300 different types of Cu and Au polymetal, Fe, and S mineral deposits have been found and mined in this zone[1,2].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these deposits follows the trend of the Mesozoic igneous rocks, suggesting their fundamental controls on the formation of these deposits. Geo-physical and geologic observatio…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阳和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阳虚寒凝型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 例阳虚寒凝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阳和汤治疗。观察2组的癌痛疗效、生活质量、数字分级法(N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骨代谢指标[血钙、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I型胶原N末端肽(NTX)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骨转移癌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3.4%(22/30),对照组为60.0%(18/30);生活质量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26/30),对照组为73.3%(22/3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2组ALP、NTX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血钙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可以作为阳虚寒凝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序贯疗法治疗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 例PICU喘息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疗程为14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序贯疗法,第1~7天服用小青龙汤治疗,第8~14天服用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喘息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治疗后第8天、15天及1个月血清IgE水平,随访6个月,比较2组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对照组为76.7%(23/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gE治疗后第8天、第15天、1个月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第15天、1个月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喘息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中医序贯疗法能有效改善PICU喘息性肺炎患儿喘息症状,降低IgE水平,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养阴散结法辅助化疗治疗晚期胃癌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晚期胃癌阴虚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养阴散结方。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瘤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KPS)评分、化疗毒副作用及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指标情况。结果:瘤体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0.00%(15/30),疾病控制率为90.00%(27/30),对照组分别为43.33%(13/30)、86.67%(26/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67%(23/30),对照组为36.67%(1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作用方面,治疗组Ⅲ~Ⅳ级骨髓抑制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CA199、CA125、CA724、CEA、NSE、CYFRA21-1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治疗组血清CA199、CA125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散结法辅助化疗治疗晚期胃癌阴虚证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索经方大黄牡丹汤治疗大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数据库获得大黄牡丹汤药物成分,通过PubChem、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药物成分对应靶点,分析GSE113513芯片获得差异基因,随即获取大黄牡丹汤与大肠癌的共同靶点。利用R、Cytoscape、Autodock软件进行PPI、GO、KEGG、分子对接等分析。结果:获得大黄牡丹汤靶点561个,大肠癌差异基因1227个,共同靶点71个。共同靶点的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主要与PPAR、p53等信号通路相关,Reactome机制分析显示大黄牡丹汤治疗大肠癌主要通过影响信号转导、免疫系统、疾病等产生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大肠癌核心靶点与大黄牡丹汤主要成分亲和力较好,能够有效自由结合。结论:经方大黄牡丹汤可通过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发挥对大肠癌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阳不振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心阳不振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予以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24 h室性早搏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57%(31/35),对照组为62.86%(22/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24 h室性早搏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出现轻度胃部不适、恶心等不良反应,其中治疗组2 例,对照组1 例。结论: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能有效改善心阳不振型室性早搏患者的症状,减少室性早搏发生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析养心活血通脉汤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Herb、TCMID平台检索养心活血通脉汤成分及作用靶点;经GeneCards、OMIM、DisGeNET平台获取稳定性冠心病靶点;运用Cytoscape 3.9.1建立“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由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 Dock Tools软件进行有效成分与和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养心活血通脉汤治疗稳定性冠心病主要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芒柄花黄素、黄芩素、丹参酮ⅡA,关键靶点为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关键通路为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Lipid and atherosclerosis)、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糖基化终产物/受体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各有效成分与各核心靶点结合活性较好。结论:养心活血通脉汤治疗稳定性冠心病作用机制主要为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抗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