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华南栖霞组菊花石假象内正延性玉髓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正延性玉髓常被视为干旱蒸发沉积环境的标志。正延性玉髓亦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栖霞组菊花石 (目前绝大多数为天青石假象 )内。本文在天青石后期矿物交代序列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菊花石内各期次碳酸盐交代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发现菊花石内正延性玉髓形成于富含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的成岩介质条件中。结合已有的正延性玉髓研究报道和栖霞组的沉积、成岩作用环境特征分析,认为华南地区栖霞组菊花石内正延性玉髓的形成环境与高蒸发沉积环境或高盐度成岩环境无关。因此,仅根据正延性玉髓的出现不足以确定沉积或成岩环境的盐度条件。  相似文献   
2.
菊花石生长几何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与DLA模型类比,建立起一个菊花石生长几何模型,分析了菊花石生长过程中的“间距分叉”现象及花瓣间距H的演变规律及速率,并对比分析了菊花石实际形貌与生长模型形态的异同和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天青石菊花石形貌与红柱石菊花石钟乳石截面放射状形貌的对比,找出它们形成的共同规律,并从形貌细节差异上分析了其形成机制和条件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来宾县菊花石围岩的主要成分为CaO、CO2、SiO2和MgO,总量达95.91%,微量元素Sr明显富集,平均值大于1000×10-6。X-射线衍射分析和X-射线能谱仪分析表明,来宾菊花石的原生矿物为菱锶矿。因此来宾菊花石不同于湖南浏阳菊花石,是一种新的菊花石类型。  相似文献   
5.
卢一  吴师金 《江西地质》1999,13(3):180-183
庐山菊花石是一种天然观赏石,它的切面形似菊花,花形优美,蕴意深刻。它的形成与保存具特定的地质建造及构造条件,因此罕见珍贵,作者探讨了它的价格评定原则。  相似文献   
6.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浏阳产菊花石的微观组织,发现浏阳菊花石的花瓣保留了原生矿物——天青石SrSO4及其单晶体的外形,但是花瓣内部出现了硅化现象;菊花石中存在多种纳米矿物材料,例如非晶纳米硅氧线、颗粒状纳米CaCO3和SrSO4、CaCO3的二维纳米片和纳米带等。某些非晶纳米硅氧线外包覆了纳米晶化层,镁含量越高,非晶纳米线越容易晶化。  相似文献   
7.
菊花石形貌测量及生长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华南栖霞组中菊花石花瓣单晶及花体总貌(即矿物集合体形貌)中的各细节进行了测量与统计,确定了菊花石各中花瓣的结晶取向关系及花体总貌中的某些特征参数,探讨了菊花石的生长机理并用其解释菊花石的形貌特征及结晶环境。  相似文献   
8.
菊花石生长模型的分形特点及其物理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珊茸  谭劲 《地球科学》1999,24(1):69-73
对所建立的菊花石生长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数理分析.菊花石生长模型具分形特点,其豪斯道夫维数为:1<D<1+ln2/ln(2β)(β≥1),说明菊花石形态不同于一维柱体(虽然它是由柱体放射状集合而成),也不同于三维球体(虽然它是一个似球状的花体);D同时还蕴含着结晶行为上的物理意义,即D=1时无分叉成核行为,D>1时有分叉成核行为,且D越大分叉成核越多;无核生长比有核生长的D大等等.本模型的D在1~1+ln2/ln(2β)(β≥1)之间的多变性可与多重分形类比,且可与扩散限制聚集(DLA)模型周界点集的多分维特点类比.  相似文献   
9.
广西来宾菊花石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西来宾菊花石的野外工作及其形貌观察、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偏光显微镜鉴定,阐明了菊花石的分布和形貌特征及其后生变化规律,认为菊花石主要是由天青石、方解石和玉髓三种矿物组成。天青石为原生矿物,后经碳酸盐化,继而硅化形成方解石和玉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