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3篇
  免费   1136篇
  国内免费   1220篇
测绘学   452篇
大气科学   412篇
地球物理   397篇
地质学   3664篇
海洋学   500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047篇
自然地理   1251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430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404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可可西里处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交接与过渡地带。近年来该区域冰川物质平衡可能有从西向东由正转负的趋势,但是其过渡地带岗扎日地区冰川状态未知。本研究利用地形图、SRTM、ASTER和Landsat等资料分析了岗扎日地区冰川面积变化和物质平衡变化,并对可可西里地区冰川变化空间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1970-2016年岗扎日冰川总面积年均缩小率为0.08±0.02%。2006年后冰川退缩趋势减缓。②1970-2012年岗扎日冰川平均减薄-8.64±0.30 m,体积减少1.45±0.06 km3,平均物质平衡为-0.21±0.01 m w.e. a-1。冰川物质平衡趋势由负转正(1970-1999年:-0.34±0.01 m w.e. a-1;1999-2012:0.16±0.02 w.e. a-1)。③东南、南、西南朝向作为迎风坡,1970年以来其冰川物质亏损较小,1999-2012年呈现强烈的正平衡。冰川面积变化滞后于物质平衡变化,东朝向和东南朝向冰川面积缩小率最大,主要是因为冰川冰舌较长,末端所处的海拔较低。④气温升高是岗扎日冰川1970-1999年呈现负物质平衡状态的主因,降水增多是1999-2012年正平衡状态的主因。⑤可可西里地区冰川1970s以来面积年均缩小率从西向东不断增大、物质平衡下降,与西风环流和季风环流相关,但局地气候也影响冰川变化和物质平衡。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盐湖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盐湖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青海省盐湖资源状况、勘查、开发、管理现状分析,分析、总结了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平衡剖面的制作流程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平衡剖面技术是地质思维和计算机技术的结晶,使对断层构造的研究提高到定量阶段,其依据是在垂直构造走向的剖面上,地层长度和面积(2D)或体积(3D)是均衡的。在此原理基础上利用数学手段对盆地的构造发育史进行正演和反演模拟,直观地再现地下构造的原始几何形态,迅速提供地震剖面的构造解释方案,并对解释结果进行检验(不平衡的剖面其解释一般有问题),为深刻认识构造发育史、分析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提供依据,提高了工作效率。其结果也为盆地模拟、油藏模拟、定量计算构造伸缩量等地质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相似文献   
4.
矿产资源开采中的供地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威 《国土资源》2002,(3):34-36
矿山企业是用地大户,往往也是占用耕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大户  对矿山企业用地实行有偿使用,并由其对占用的耕地进行复垦,对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是用 地制度的一项改革。但这一改革还不尽完善,使矿山企业面临诸多新的矛盾  如何完善矿产资源开采中的土地供应方式,作者的一些设想颇有见地  相似文献   
5.
6.
为了切实有效地查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中存在的严重违法行为,再掀矿业秩序治理整顿新高潮,9月中旬,栾川县又组织矿业权人召开了栾川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治理整顿工作会议,通报了前段时期治理整顿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并重新安排了下步治理整顿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7.
面对超层越界、无证采矿和以采代探等违法采矿行为屡禁不止这一“顽疾”,禹州市国土资源局主动探索,推陈出新,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执法监察新路子,即实行局各资源所(站)、测绘大队和执法大队三级监察网络,避免了违法行为排查的被动性、巡查的盲目性、查处的滞后性,做到了有计划、有重点、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将一大批矿业违法活动消灭在萌芽状态,煤矿违法开采活动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
日前,经汝州市检察院依法批准,对非法开采露头煤,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寄料镇高庙村闫某实施逮捕.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经济时报》12月12日报道,我国煤炭开采浪费惊人,存在1吨扔2吨的普遍现象。调查显示,我国的煤炭回采率只有30%,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