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可由无量纲参数k/cm)(k和cm分别为壳幔的有效Love数和有效极转动惯量)来表征。对于一个具有弹性地幔、平衡海潮和核幔不耦合的地球k/cm=0.944,且与潮波频率无关。海潮的非平衡扰动使k/cm为复数,且与频率有关。大气对自转速率有效勒夫数的贡献约为Δkat=0.0075。同时地幔滞弹性对勒夫数也产生扰动。利用本文得到的理论公式和最新的潮汐数据计算了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及其有关地球物理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可由无量纲参数k/Cm)(k和Cm分别为壳幔的有效Love数和有效板转动惯量)来表征。对于一个具有弹性地幔、平衡海潮和核幔不耦合的地球k/Cm=0.944,且与潮波频率无关。海潮的非平衡扰动使k/Cm为复数,且与频率有关。大气对自转速率有效勒夫数的贡献约为△kat=0.0075。同时地幔滞弹性对勒夫数也产生扰动。利用本文得到的理论公式和最新的潮汐数据计算了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及其有关地球物理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多种驱动力作用下东亚大陆形变及应力场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印度板块持续地向北推进、下伏地幔小尺度对流对增厚大陆岩石层的搬离作用以及剥蚀作用视为形成现今东亚大陆形变和应力场格局的主驱动力。在一梯形区域内,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东亚大陆在不同的边界条件、不同的剥蚀率系数及不同的岩石力学参数条件下的形变及应力场格局。与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CGPS)以及利用地震观测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模型预测的结果与上述的观测结果有较好的吻合,其西部地区比东部吻合得更好。说明控制东亚大陆西部形变和应力场基本格局的主驱动力,来源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而对东部地区还应当考虑其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相互作用。与此同时,下伏地幔小尺度对流对增厚大陆岩石层的搬离作用以及风化剥蚀对应力场的演化过程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印支期龙门山断裂带的逆冲-推覆构造和沉积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华南、华北和羌塘地块在中—晚三叠世的俯冲—碰撞,古特提斯洋逐渐消亡,在龙门山及其前陆盆地发生了广泛的构造和沉积事件,统称为印支造山运动。然而,这期重要的造山事件普遍叠加有新生代印度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所引起的相似的北西—南东向构造挤压作用,使得印支期的构造活动对奠定龙门山初始构造和地貌特征,乃至对新生代构造活动的深远影响难以区分。对青藏高原其他边界的研究表明,只有通过多种手段从多个角度才能认清造山带形成的真实历史,而近些年来在龙门山地区开展的深地震探测、主断裂和飞来峰定年、前陆盆地沉积序列和沉积作用以及大地热流分布的研究则为我们进一步揭示印支初期龙门山断裂带构造活动本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深地震反射剖面和最新的定年结果揭示龙门山地区在印支期发生了大型逆冲—推覆作用,在此期间,形成了两条主要断裂带,并直至后碰撞造山时期,形成了多期次的山前飞来峰构造。龙门山断裂带在印支期的大型逆冲—推覆构造活动,引发了大量的陆源碎屑沉积物涌入到四川前陆盆地中。强烈的断裂活动还引发了区域大地震的发生,在四川盆地西缘未完全固结沉积地层中形成了软沉积物变形。综合以往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龙门山早期的逆冲—推覆和青藏高原东缘大地热流的升高伴随有区域岩石圈底部的拆沉导致软流圈高温物质的上涌。这种早期的构造格局对龙门山断裂带在新生代构造地貌的最终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由VLBI延迟观测的基本方程出发,证明了VLBI单基线观测解算地球自转参数时存在的秩亏性。  相似文献   
6.
GPS在天文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天文测量中,测时一直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大大影响了天文测量的效率。而应用GPS将能使这一现象得到改观。本文研究了GPS定时型接收机(或具定时功能的OEM板)输出的时间信息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天文测量中所用的恒星时的关系;并给出了将GPS用于天文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地球自转率潮汐变化尺度因子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与尺度因子成正比 ,影响尺度因子各种地球物理机制是复杂的 ,主要有液核、海洋动力学 (平衡海潮和非平衡海潮 )、大气、地幔滞弹性等。文中讨论了大气、地幔滞弹性 ,并对影响地球自转尺度因子的同一机制不同理论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VLBI天体测量和大地测量数据处理软件系统(CALC/SOLVK)。利用最新VLBI观测资料(1993年~1994年)对各类天文地球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精密的测定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郑勇 《测绘科技》1996,(1):45-50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VLBI天体测量和大地测量数据处理软件系统(CALC/SOLVK)。利用最新VLBI观测资料对各类天文地球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精密的测定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的探月计划为出发点,在以球面作为月球数学表面的前提下,研究3种不同投影理论和方法在绘制月面图中的应用。讨论基于月面的等角横切圆柱投影、等角正割圆锥投影和外心透视投影的性质及变形规律。经过理论研究和计算,分别提出用等角横切圆柱投影、等角正割圆锥投影来做月面图的分带方案。通过比较3种投影变形,建议月面图两极10°范围内采用外心透视投影,北纬80°~南纬80°之间采用等角正割圆锥投影,以带宽10°自月球赤道分别向南北分带,南北半球各分为8个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