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7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479篇
测绘学   361篇
大气科学   337篇
地球物理   513篇
地质学   1329篇
海洋学   373篇
天文学   89篇
综合类   215篇
自然地理   30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model inter-comparisons one major obstacle is the format of the reported data. To facilitate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from the different models they should all be reported in the same format. This requires that the format is flexible enough to be easily implemented into the different land surface schemes. It should also be fault tolerant and allow a few consistence checks to avoid erroneous data to be submitted. The present note describes such a format developed for the PILPS project. After discussing the aim of this new format we present the routines which are used to write and read data. Finally two applications are described which allow the user to perform a number of consistency checks on the data.  相似文献   
2.
A constitutive relation is derived for describing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chalk.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a phenomenological framework which employs chemo‐plasticity.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are assumed to be affected by the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that occur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keleton and the pore flui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is discussed by invoking a micromechanical analysi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ramework is illustrated by examining the evolution of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pore fluids.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
邵正义  赵君亮 《天文学报》1996,37(4):377-386
本文提出了一个普适的衡量成团天体系统成员概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指数:E=1-NΣ{P(i)[1-P(i)]}/ΣP(i)Σ[1-P(i)]},并以此对以Sanders方法为基础的各种成员确定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从总体上说,运动学资料(自行、视向速度等)是一类有效的观测判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新研制的嵌入式时间间隔计数器,它可作为一种功能模块用于用户的设备或时统中,实现高精度时间测量。从基本原理、硬、软件和功能等不同角度对计数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在该计数器的研制过程中还开发了用来调试计数器和供计数器用户使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对此也作了简要介绍。最后,给出了计数器的设计指标和一些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5.
在BPL信道上增加数据广播内容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现有罗兰C(包括BPL)在授时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在BPL信道上实现数据广播的主要目的。详细讨论了各种可能的数据信息的结构,并给出了有关参数和数据的计算方式和公式。认为发播内容的选择是由期望的系统功能决定的,广播内容的编排则与具体实现技术相关。最后给出了在不同调制方法下的传输速率,这是合理编排广播内容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Desertification is an environmental issue in the world. The salt-alkalization desertification land area formed by bo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salt-alkalization has extended in a large scale, which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eco-environmental problem.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environment and the situation of desertification in western Songnen plain, this paper reports the analyzes of its formation in background and cause. An early warning system on the salt-alkalization desertificatio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GIS technology is used to abstract the information of desertification evaluation index. Supported by the integrated technology of the GIS and ANN, the orientation and quantitative result of desertification are gained, which is helpful to the eco-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western Songnen Plain.  相似文献   
7.
GPS系统中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形式,二进制偏移载波(BOC)调制是这种新的信号形式产生的技术关键。首先介绍了BOC调制的定义及其频谱特性,然后阐述了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硬件平台的BOC调制实现方法,并给出了仿真波形。结果表明,该实现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单介绍了光干涉与综合孔径技术发展的历史、国际上用于天文观测的一些著名光干涉仪的技术特点和进展、以及近年来我国开展的与光干涉 ,综合孔径技术有关的工作 ,最后简要介绍了在光学综合孔径技术领域所发展的光纤与集成光学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西部大开发中科技主导地位的基础上 ,从科技应用成效二重性的视角 ,探讨了关注西部科技伦理的必要性 ,并初步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科技伦理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侏罗系(中下侏罗统)的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于湖相与三角洲相环境。研究了不同时代、不同沉积环境中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结果发现,有3类化合物的分布与组成差异显著,包括三环萜烷(C19、C20、C21)的分布型式、重排藿烷的丰度以及规则甾烷的相对组成。其中,不同时代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规则甾烷组成上;而不同沉积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三环萜烷(C19、C20、C21)的分布型式及重排藿烷的丰度。分析认为,这些差异与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及其生源组成有密切关系。据此,初步将这些参数应用于两方面研究,一是为划分地层沉积环境提供“生物标志物相标志”,二是研究油源对比,取得良好效果。因此,本文研究结果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