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81.
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孙星和副教授编写的“宇航遥感物理基础”一书最近将由地震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孙老师积十多年讲授“遥感物理”的经验和研究心得编写而成。 该书理论联系实际,不仅系统地阐述了电磁辐射的特性及微观机制,而且结合遥感应用介绍了电磁辐射与各种地物作用的机理及各种地物的反射、辐射特征,并概括出相应波段的“宇航遥感模式”,故不仅可供教学、科研工作参考,而且对遥感应用也有所裨益。 该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可见光、近红外、热辐射及微波辐射特性,也介绍了相应的遥感系统和图像特征。另外还介绍了电磁辐射与大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国家遥感中心和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于8月1日至2日在京联合举行报告会。会上由苏联国家自然科研与生产中心主任和中心实验室主任分别介绍了苏联航天遥感资料的获得及遥感资料应用的情况。这里仅将我国将引进的苏联航天遥感资料的一些情况作一简略介绍。苏联的航天遥感资料大部分是通过摄影方式获得,也即由装备在宇宙飞船和轨道站上的摄影机摄得。摄影后的底片在卫星地面回收后,通过地面暗室冲洗处理。现在出售的胶  相似文献   
83.
冷涡背景下飑线过程统计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杨珊珊  谌芸  李晟祺  肖天贵  凌婷 《气象》2016,42(9):1079-1089
文章首先给出冷涡的定义,根据其定义,利用2008-2013年4-9月的天气图识别出73个冷涡,然后根据飑线的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飑线过程。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和1°×1°6 h的NCEP FNL资料,对飑线的时空分布、移动特征、形成、消散方式以及飑线和冷涡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2008-2013年6年共识别出73个冷涡、17条飑线,飑线主要形成于我国江淮流域、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2)飑线的发生有明显的月变化和日变化,约58.8%的飑线发生在7月,52.9%的飑线发生在午后到傍晚。(3)飑线主要形成在冷涡的南部,在冷涡的不同时期飑线形成的位置有所不同。(4)飑线一部分受西风带系统影响自西向东偏南方向移动,另一部分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具体移动方向具有不一致性。冷涡背景下的飑线移速较快。(5)本文统计的冷涡背景下飑线过程大都伴随短时强降水,主要形成方式为嵌套区线型(EA型),主要消散方式为颠倒破碎面型(RBA型),EA型飑线多产生于高潮湿环境中。  相似文献   
84.
任何一项产品能否进入市场,并打开销路其关键在于有没有用户,而有没有用户的关键又在于能否取得效益(包括社会、生活效益),也可以说有效益的产品就有用户,没有用户的产品必将被淘汰。评价遥感信息(图像、磁带)及技术产品也是要看其能否取得效益,因此,要使遥感产品(信息和技术)商品化,在产品形成前必须进行下述评估。  相似文献   
85.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论证了中生代华北拉通岩石圈受挤压,下地壳玄武岩相变为密度较大的榴辉岩,榴辉岩重力失稳能够引起下地壳的拆沉,造成岩石圈的大规模减薄的可能性.通过对比不同规模的榴辉岩减薄方式发现,当榴辉岩规模较大时可能发生双管道拆沉,而规模小时发生单管道拆沉.计算结果表明当榴辉岩的水平尺度为100 km, 200 km, 300 km时,岩石圈拆沉减薄后厚度分别可达92 km,105 km,136 km.对比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热侵蚀减薄和拆沉减薄机制,从力学机制上都能造成岩石圈减薄,但它们的结果对应着不同的地表地质特征.热对流减薄,中心区域变热变薄,中心区域是一个伸展区域,发展一个大的变质核杂岩区,岩浆的发展时序是从中心向两侧对称分布,并且向两侧减弱拆沉减薄结果中,中心区域受到挤压加厚,反而变冷.在中心区域的两侧发生两个减薄伸展区域,可能对应两个变质核杂岩区域,岩浆的发展时序是从两侧向中心减弱发展.  相似文献   
86.
北京边界层大气污染物的垂直廓线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扫描差分光学吸收光谱(DOAS)系统,于2007年8月27日~9月4日期间对北京市朝阳区大气污染物SO2,HCHO,O3和NO2的垂直分布进行了连续监测,并对污染物垂直廓线进行了分析,详细探讨了SO2垂直分布特征以及夜间NO对O3的滴定作用.结果表明,SO2浓度通常没有明显垂直分层分布特征,但在清晨风速较低时呈现负梯度变化.研究发现夜间O3、NO和NO2之间存在稳态作用,表明城市区域O3的滴定主要来自于地面NO的直接排放,显示出NO的滴定作用对夜间O3、NO和NO2的垂直变化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7.
我国从70年代开始对真鲷(Pagrosomus major)进行人工育苗研究,近几年来,真鲷养殖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主要海水养殖鱼类之一。但是,随着养殖环境的恶化,各种病害的发生,真鲷的养殖也受到潜在的威胁。孙耀等1993年报道了合成洗涤剂中十二烷基磺酸钠对真鲷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而有机磷农药是一种应用很广的农用杀虫剂,可随地下水和地表水进入海水中。因此它也是近岸海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1986年在青岛胶州湾曾发生有机磷农药污染使几百公顷对虾死亡的事故。有机磷农药主要降低动物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8.
久效磷对中国对虾血淋巴酚氧化酶活力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初步研究了低浓度久效磷胁迫对中国对虾胁迫对中国对虾血淋巴酚氧化酶(PO)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久效磷短时间胁迫,对中国对虾血淋巴的PO活力有刺激增强的作用;增大药物浓度和延长胁迫时间,可使其活力降低,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这种降低作用逐渐增强。因此认为,久效磷胁迫会抑制机体识别和清除病原体的能力,将可能导致对虾疾病的发生,是虾病暴发的可能诱因。  相似文献   
89.
盐田生态系统的生物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盐田生态系统结构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盐田生态系统生物调控的基本模式,给出了控制变量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90.
为系统了解南海海底热流特征和岩石圈热结构与地表构造的关系,本文首先以最新海底热流为约束,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得到整个南海的"热"岩石圈底部边界(底界)的埋深,然后开展详细分析壳、幔热流贡献以及岩石圈热结构与地表不同构造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南海岩石圈底部边界埋深为30~100 km,最浅埋深集中分布在南海海盆水深大于3000 m的区域(如南海西北次海盆、西南次海盆和东部次海盆西侧),以及南海北部陆缘中部、莺歌海盆地、中建南盆地和南薇西盆地,体现了南海深部结构对地表不同构造单元的控制作用;靠近海盆东侧的马尼拉海沟具有较低的海底热流,对应岩石圈底界埋藏也较深,可能与南海和古南海洋壳俯冲有关;吕宋岛弧(119°E—122°E和13°N—17°N)表现出较高的海底热流,同时具有较浅的热岩石圈底界埋深,可能与南海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双向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