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9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492篇
测绘学   185篇
大气科学   247篇
地球物理   461篇
地质学   1118篇
海洋学   359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205篇
自然地理   18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1篇
  1963年   8篇
  1959年   10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81.
以哈尔滨市为例,基于Landsat数据,利用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对2000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分类,通过对分类结果的统计分析,定量研究哈尔滨市15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结果显示:哈尔滨市土地综合利用程度较高,区域内耕地面积减少;相反,城市建成区面积大幅增加,区域内绿地面积逐年减少,应注意生态环境维护保持。  相似文献   
82.
在已获得锆石U-Pb年龄基础上,我们首次对孔兹岩带典型出露区大青山和集宁土贵乌拉地区古元古代变质沉积岩进行了锆石SHRIMP氧同位素研究。锆石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年龄分布。大青山地区古元古代早期变质沉积岩4个样品碎屑锆石的δ18O为5.52‰~7.11‰,部分重结晶锆石的δ18O为7.22‰~7.90‰,变质新生锆石的δ18O为6.37‰~8.31‰。大青山地区古元古代晚期变质沉积岩2个样品的锆石O同位素组成特征与古元古代早期的类似,另外2个样品的锆石O同位素组成与之不同,碎屑锆石、部分重结晶锆石和变质新生锆石的δ18O分别为6.26‰~10.80‰、9.00‰~11.20‰和9.66‰~11.90‰。集宁土贵乌拉地区古元古代晚期超高温变质沉积岩4个样品不存在碎屑锆石,变质锆石的δ18O变化范围为11.41‰~13.57‰。主要认识如下:1)大青山地区碎屑沉积物主要来自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早期成熟度不高的TTG花岗质岩石物源区,与之相比,集宁土贵乌拉地区古元古代晚期超高温岩石的变质原岩成熟度更高;2)不同类型变质沉积岩变质新生锆石的δ18O和变质新生锆石与碎屑锆石的Δ18O存在明显区别,主要反映了岩石体系和变质流体的O同位素组成不同;3)大青山地区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沉积岩,重结晶锆石的O同位素完全重置,但U-Th-Pb体系未完全重置,集宁土贵乌拉地区超高温变质沉积岩的重结晶锆石O和U-Th-Pb同位素体系都完全重置。变质作用强度不同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3.
为探讨岗龙地区巴颜喀拉山群沉积的形成构造环境和约束其物质来源,对其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巴颜喀拉山群沉积岩主要为硬砂岩,Si O2=57.09%~71.96%,Al2O3=10.46%~16.03%,CIA=49~63。稀土元素具有轻-中等的轻重稀土分异,具有弱的Eu负异常。巴颜喀拉山群碎屑锆石年龄分布范围大,有3个峰值:212~500Ma,1711~2000Ma,2200~2500Ma。研究表明,巴颜喀拉山群形成年龄在209~252Ma之间,其形成于岛弧环境中,且主要物质来源是昆仑地块和羌塘地块。  相似文献   
84.
江西德兴铜矿水系样的δ65Cu值具有极大的变化范围(-5.8‰~+24.4‰),是迄今为止已报道发现的最大的Cu同位素分馏值。水体中铜的来源可分为黄铜矿源和黄铁矿源,二者具有明显不同的Cu同位素特征。根据水体的Cu同位素值分布特征,圈出了流经矿体(矿体上方)水、矿体外围水和尾矿库水3个源区。水体中的Cu主要以离子态和微粒态存在,二者具有明显不同的65Cu特征,尾矿库中黄铁矿65Cu对水体的Cu同位素组成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Cu同位素在示踪找矿及地质环境监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5.
Filamentous Bangia, which are distributed extensively throughout the world, have simple and simila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cientists can classify these organisms using molecular markers in combination with morphology. We successfully sequenced the complete nuclear ribosomal DNA, approximately 13 kb in length, from a marine Bangia population. We further analyzed the small subunit ribosomal DNA gene (nrSSU) and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sequence regions along with nine other marine, and two freshwater Bangia samples from China. Pairwise distances of the nrSSU and 5.8S ribosomal DNA gene sequences show the marine samples grouping together with low divergences (00.003; 0–0.006, respectively) from each other, but high divergences (0.123–0.126; 0.198, respectively) from freshwater samples. An exception is the marine sample collected from Weihai, which shows high divergence from both other marine samples (0.063–0.065; 0.129, respectively) and the freshwater samples (0.097; 0.120, respectively). A maximum likelihood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a combined SSU-ITS dataset with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 shows the samples divided into three clades, with the two marine sample clades containing Bangia spp. from North America, Europe, Asia, and Australia; and one freshwater clade, containing Bangia atropurpurea from North America and China.  相似文献   
86.
正我国《物权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不动产登记收费的规定比较宽泛,不动产统一登记以后,不动产登记机关会产生相应的运行成本,对不动产登记收取一定的费用是合理且正当的。当前,涉及不动产登记费用制度的法律法规比较零散,各地不动产登记收费标准和相关政策不同,  相似文献   
87.
正西坞口矿床是由安徽省地矿局322地质队于1975年普查发现的中型热液脉型钨锡矿床(安徽省地质调查院,2011)。2018年,安徽省地矿局322地质队在西坞口矿床中发现了新的铷矿化体,矿石中铷品位为0.21%~0.25%,预计铷资源量可达到大型矿床规模。西坞口矿床是江南隆起带(安徽段)首次发现的大型"三稀"金属矿床,进一步丰富了江南隆起带(安徽段)矿床的矿种类型,为研究江南隆起带  相似文献   
88.
印度-亚洲大陆的碰撞成就了青藏高原的冈底斯成矿带,位于该成矿带的斯弄多银铅锌矿床赋存于林子宗群火山岩中,经过勘查确认该矿床属于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通过对5个钻孔进行短波红外测量,发现钻孔中的蚀变矿物主要有绢(白)云母、钠云母(富Na云母)、伊利石和蒙脱石,并在垂向形成绢(白)云母→绢(白)云母+钠云母+蒙脱石+伊利石→绢(白)云母+伊利石→绢(白)云母的组合特征。通过总结归纳蚀变矿物分布、分带特征并与地质编录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短波红外技术的斯弄多找矿勘查模型。笔者在数据分析与模型构建中发现:(1)伊利石-蒙脱石混合矿物组成是寻找深部及外围矿体的重要线索;(2)绢(白)云母属于成矿前期的蚀变,与矿体之间的关系不明显;(3)矿床深部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化学反应:SW方向深部反映了绢云母被交代形成伊利石的过程;NE方向深部表现为绢(白)云母二八面体结构的变化;(4)未被剥蚀的青磐岩化带是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89.
大骨节病是西藏自治区地方病中的主要病种之一,在全区73个县(市/区)中,患大骨节病县共有37个(其中重病区16个)。本文结合西藏大骨节病严重区水文地质调查项目的实施情况,对已实施的9个重病县区的水文地质调查从病区概况、病情特征、调查成果方面进行了介绍和浅析,通过供水安全示范工程的实施,解决了区内14 475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对区内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促进西藏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
BP神经网络在富钾卤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富钾卤水是一种重要的液态钾盐资源,是四川盆地主要的找钾方向之一。川东地区三叠纪地层内与含盐系相邻的碳酸盐岩储层卤水矿化度极高,卤水资源丰富,开采潜力巨大,是我国目前钾盐勘探研究的重点区域。针对常规测井解释方法识别卤水层速度慢、准确率不高等特点,提出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开展富钾卤水层的识别与划分。以BP神经网络理论和测井解释原理为基础,对卤水层识别影响最大的测井曲线值作为输入,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开展深层卤水层和富钾卤水层的识别和划分,并用准确的录井结果验证模型性能。测试发现,模型识别卤水的准确率为85.7%;改进的富钾卤水模型识别准确率为89.1%。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技术在四川盆地钾盐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