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5篇
测绘学   22篇
海洋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ntinuously Operation Reference System,CORS)改变了传统的基于大地控制网的测绘作业模式,以集中网络化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实时和事后的精密定位服务.但是目前CORS坐标转换的实时性不足、精度不均匀等问题,通过计算区域转换参数和建立高程改正格网来提供基于CORS的实时坐标转换服务.本文以TTG(Trimble Transformation Generator)软件应用为例,基于TrimbleCORS系统,实现区域实时坐标转换服务,将实时坐标转换点和该区域已有控制点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评定TTG软件应用的实际效果,同时对CORS安全服务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杜仲进 《现代测绘》2021,(z2):16-20
针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观测数据产品的质量分析和控制问题,通过使用G-Nut/Anubis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观测数据产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质量分析和检核,主要获取基准站数据质量结果,为基准站运行维护、框架数据处理和产品服务,提供可靠的评价指标,为"十四五"期间,省级基准站的北斗三代系统改造和省域实时单北斗服务测试,奠定良...  相似文献   
13.
采用AR(p)模型描述随机过程本身观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实测数据建立随机预测模型,对后三期变形量进行预报,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动态环境下GNSS/INS导航定位结果常受粗差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抗差卡尔曼滤波的GPS/BDS双系统RTK/INS紧组合导航定位算法,根据方差膨胀模型,建立抗差卡尔曼算法,得到GNSS/INS紧组合抗差解,并通过两个不同区域的实测车载实验进行了算法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在N、E、D三个方向的导航精度分别提高1.4~4.6 cm,0.7~9 cm,1.5~2 cm,模糊度固定成功率提高10.3%~25.6%,导航精度及可靠性得到显著提高,对动态环境下车载或自动驾驶等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Kalman滤波层析方法的基础上,将基于指数渐消因子的自适应Kalman滤波方法用于层析大气湿折射率,并结合香港地区CORS网观测资料及探空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长时间以较高精度反演湿折射率垂直轮廓线,较好地反映了大气的实际状况,有效避免了一般Kalman滤波可能出现的发散.  相似文献   
16.
郭坤伟 《东北测绘》2014,(1):209-212
为了将整体式GNSS接收机应用于大地测量作业,给出接收机检定项目及方法。在具体项目中,应依据项目的要求和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适当选取和调整检定项目、方法进行检验。通过实例实测检定,拟参加作业的仪器设备满足要求,可用于作业。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三明市的地理概况和现代测绘基准框架体系建设的意义,详细介绍了GNSS控制网、水准网、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建设实施、数据处理和精度分析的有关情况,展望了三明市现代测绘基准框架体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CORS改变了传统测绘基于大地控制网的作业模式,以集中网络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实时和事后的精密定位服务。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要求,测绘活动必须在符合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因此,CORS提供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确保信息安全。本文以Trimble CORS系统为例,详细阐述了CORS系统的工作流程,介绍了基于FJCORS的安全服务技术研究内容,包括具有收发、转换参数自动计算、数据汇集与运行监控、用户管理等功能软件的研究开发,从而更好地满足CORS系统日常运行、维护与用户服务等相关需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北斗三频的短基线单历元模糊度固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频观测值能组成更多波长更长、噪声较小的观测值;通过依次固定超宽巷、宽巷、窄巷模糊度,可以实现模糊度的快速固定。目前以TCAR、CIR为代表的方法均是基于无几何模型的方法,通过伪距直接求解相位模糊度;由于不同卫星模糊度各自单独求解,没有综合利用所有卫星的观测值信息。基于有几何模型,使用LAMBDA方法进行逐级模糊度固定,依次固定超宽巷、两个宽巷、两个无电离层组合窄巷模糊度,最后使用模糊度固定的两个无电离层组合进行最终基线解算。北斗实测数据验证表明,针对10km的短基线数据,采用本文方法可以实现100%的单历元模糊度固定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利用折射率协方差变换法采用2007—2014年COSMIC(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Ionosphere and Climate)掩星观测数据研究了中国陆地区域对流层顶高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中国陆地区域的对流层顶高度随纬度变化,呈现出"南高北低"的格局;而对流层顶处的温度和压强分布与高度分布相反。同时,中国陆地区域内对流层顶高度表现出较强的季节相关性,中国大部分陆地地区通常夏季对流层顶最高,冬季对流层顶最低;但在低纬地区(16°N~26°N)表现相反。在30°N~40°N之间的亚热带区域四季的变化较为显著,且存在明显的等值线。采用中位数斜率回归法分析了2007—2014年中国陆地区域对流层顶高度的年际变化,发现中国陆地区域对流层顶高度平均每年升高6.3 m,温度平均每年下降0.002 K,压强平均每年下降0.15 h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