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定量遥感升尺度转换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尺度转换问题是定量遥感领域基础而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重点针对升尺度转换研究现状,从现象描述、尺度效应产生原因分析、尺度转换方法归纳及尺度转换效果评价4个方面进行细致论述.认为目前的研究主要存在3个问题:①基于离散的多传感器影像进行的反演量尺度转换研究,受到不同传感器间成像参数归一化精度的影响;②反演量物理模型发展有限,基于这些模型的反演量连续空间尺度转换研究仍不成熟;③基于分形理论等数学方法的反演量连续空间尺度转换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受限于尺度上推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水平.对于定量遥感升尺度转换研究的发展趋势,做出如下展望:①随着成像参数归一化技术的进步,问题①将得到更有效的处理,这将有助于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②连续空间尺度转换模型构建是升尺度转换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多学科知识的融入,定量遥感反演理论的发展及尺度上推理论与技术的进步,问题②与③亦将得到较好的解决,这将有益于揭示遥感反演量真正意义上的尺度转换规律.  相似文献   
132.
五层十五级瓦片在并行计算和分布式数据库存储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能极大地提高遥感产品的生产速度。针对瓦片离散、无重叠和色彩差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allis滤波的无重叠多源瓦片拼接匀色方案。对多源遥感影像瓦片进行匀色处理,使得拼接后的多源瓦片影像色彩一致,无拼接缝。采用GF1和Landsat8数据进行实验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多源瓦片之间的缝,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均能实现多源无重叠瓦片的无缝拼接和匀色,为进一步利用瓦片数据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3.
中国不同地区典型河流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调查研究我国大面积不同流域河流系统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来源差异,选择了分别代表中国中部、西部和东北部的长江武汉段、涪江及松花江为研究区域,测定了河流水体中16种优先PAHs的含量,并进行了其污染来源识别。结果表明,16种多环芳烃含量范围为N.D.~317.56 ng/L,最高值出现在长江武汉段;在16种多环芳烃单体中,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组成特征,涪江和松花江以低环PAH组成为主,而长江武汉段高环PAH含量增加;其组分含量高低及特征比值分析结果显示松花江和涪江的来源主要是燃烧源,而长江武汉段来源复杂。  相似文献   
134.
高分一号多光谱遥感数据的面向对象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书含  顾行发  余涛  王珂  张周威  鞠颂 《测绘科学》2014,39(12):91-94,103
文章针对高分一号(GF-1)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的面向对象遥感图像分类算法:首先,对GF-1卫星数据进行分水岭分割,并利用仿射不变矩形状特征算子获得遥感图像的几何特征;其次,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灰度共生矩阵获得遥感图像的纹理特征;然后,基于多特征数据进行均值漂移滤波,并利用自动标记分水岭分割方法实现遥感图像分割;最后,结合基于像元的最大似然监督分类结果做投票分类处理,从而实现面向像元与面向对象相结合的遥感数据分类.以高分一号遥感数据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地提高遥感图像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35.
重力张量是重力位的二阶空间导数,对密度体的变化和细节部份反映更为灵敏。对于复杂的重力密度模型来说,张量的解析公式是很难推导的。为了模拟这种情况,将复杂模型进行有限元剖分,计算每个单元的重力异常对测点张量的影响,最后叠加得到整个复杂模型在测点处的重力张量。采用Delaunay四面体非结构化网格对密度体进行剖分,经分析表明,这种剖分方式具有较高的精度。有限元剖分的方式拟合复杂形体缺点之一是计算量比较大,而并行化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这里基于OpenMP并行模型编写了重力张量并行正演程序,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并行的执行性能,为大规模复杂模型的重力张量正演提供了一种并行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6.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土壤-植物体系是人体摄入硒的主要途径,但尚缺乏准确评价土壤中硒生物有效性的通用方法,且影响因素也复杂多样,这些问题制约了富硒土地资源的利用。本文通过追踪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系统地总结及比较了化学提取法、梯度扩散薄膜法、区域尺度硒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传统的化学提取法如单一提取和顺序提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征土壤中生物有效性硒,但提取过程中存在影响因素多和提取不完全等问题。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能够模拟植物的根系吸收过程,相比顺序提取能更好地表征硒的生物有效性,但由于复杂的自然体系和不同元素结合相的差异,野外原位表征技术上仍存在难度。通过大规模的农作物-根系土样本,建立土壤-农作物硒元素评价模型,模型参数为影响土壤硒有效性的理化指标(如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土壤硒总量等),能较好地预测区域尺度上硒生物有效性。本文还总结了影响植物吸收土壤中硒的因素如地形、土壤类型、硒的存在形态、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种类、土壤老化等,认为地形和土壤类型、硒的存在形态、酸碱度和有机质是影响有效硒的主要因素,植物种类与土壤老化为次要因素。完善DGT等原位分析检测技术、改进元...  相似文献   
137.
延雨宸  杨忠芳  余涛 《中国地质》2022,49(3):770-788
研究目的】近年来,由微塑料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土壤微塑料方向的文献,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危害及检测治理技术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结果】主要包括:(1)土壤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是没有高效回收的农用地膜的裂解,此外还有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含有微塑料的污水污泥、空气中的微塑料沉降到地表等;(2)土壤中的微塑料能吸附重金属、抗生素等污染物,改变土壤pH、容重等理化性质,影响蚯蚓等土壤动物的发育,降低参与土壤养分循环过程中关键微生物的活性,对土壤环境造成危害;(3)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微塑料分离检测技术标准,目检法、光谱法和热分析技术是微塑料主要的分析方法。【结论】土壤中的微塑料会给环境及动植物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进一步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未来的研究重点包括阻隔土壤微塑料的来源、 土壤微塑料与重金属的复合污染机制和新兴的土壤微塑料检测技术。创新点:(1)目前关于土壤微塑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综述了土壤微塑料对农作物、土壤环境的影响及在食物链中传播的风险,对今后有关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方向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2)本文较为全面地整理了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土壤微塑料来源,由于已被微塑料污染的土壤治理难度较高,笔者提出关于土壤微塑料源的阻断建议,希望能有效降低未来土壤中微塑料的输入量。  相似文献   
138.
针对2022年初汤加洪阿哈阿帕伊(HTHH)海底火山喷发引起对流层顶动态变化现象,该文提出基于GNSS掩星大气廓线快速产品分析汤加火山喷发期间的对流层顶动态变化。采用温度递减率法(LRT)确定的对流层顶,较好地反映火山喷发期间对流层顶空间结构,能够为火山喷发规模的量级提供数据支撑。本轮火山喷发记录对比表明,火山喷发引起对流层顶上升效应显著,且火山喷发强度与对流层顶维持高位的时长呈正相关,同时相应的对流层顶温度在较低水平维持。GNSS掩星技术可为火山喷发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且高效可靠的观测资料,可为类似地质灾害事件的影响量级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9.
遥感产品的真实性检验研究是当前遥感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真实性检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实现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中国先后启动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真实性检验场网(简称空基场网)和高分专项国家真实性检验场站网(简称高分站网)的建设,形成由60余个站点组成,具备40余种遥感产品检验能力的场网体系。本文在介绍了国内外已有场网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空基场网和高分站网的建设目标、站点组成和测量产品。结合当前空基场网和高分站网的建设现状,提出了建设中国真实性检验的思路,探讨了建设真实性检验站网的技术体系,从理论研究、标准规范制定、场网建设和产品验证评价4个方面进行分析,为中国今后真实性检验站网建设和遥感产品的真实性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