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筛分水平浓度法的洞庭湖沉积物质量基准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3 2015年调查获取的129个洞庭湖表层沉积物和底栖生物的调查数据,应用筛分水平浓度法初步探讨了洞庭湖沉积物几种重金属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推荐值.结果表明,洞庭湖沉积物砷(As)、镉(Cd)、铬(Cr)、铜(Cu)、铅(Pb)和锌(Zn)含量均值为17.2、2.63、56.9、32.4、38.4和96.3 mg/kg(DW);筛分水平浓度法获取的洞庭湖沉积物As、Cd、Cr、Cu、Pb和Zn质量基准分别为11.97、1.13、42.03、19.17、23.63和67.54 mg/kg(DW).通过与不同国家及地区指定的重金属质量基准推荐值以及本地区采用其他方法推导的重金属基准推荐值进行比较,推算出本研究获取的6种重金属沉积物质量基准推荐值接近所有数据的中间值.对于洞庭湖流域,不同方法获取的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具有可比性.然而,鉴于用于推导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数据采集涉及的区域较为有限,且除了重金属污染外,影响底栖生物分布的因素较为复杂,导致获取的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推荐值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陕西黄土高原区域分布均匀的15个气象站1959-2008年4~10月温度和降水资料,计算了相对湿润度指数,通过聚类分析将陕西黄土高原分为榆林、延安北部、延安南部、关中西部和关中东部5个区,并将4~10月分为春(4~6月)、夏(7~8月)、秋(9~10月)三个季节.采用百分位数方法,确定了分区分季节的干旱等级标准.同...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1-2009年5—1O月EOS/MODIS数据,分析延安北部七县区退耕还林 (草)生态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植被指数变化。结论表明:延安北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线性趋势为0.015 3,平均增加了0.16,最多的增加0.19,最低的也提高了0.14,增幅比较均匀。2009年与2001年NDVI差值在0.12以上的比例达88.6%,0.2以上所占比例为13.5%。延安植被覆盖度从2001年的35.3%增加到2009年的55.8%,增加了20个百分点,线性增长趋势为1.991 7,变化极为显著。叶面积指数由2001年的0.66增加到2009年的1.18,增加了近一倍。遥感监测图上延安北部植被指数明显高于周边地区,行政边界轮廓明显凸现。退耕还林后延安植被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利用陕西黄土高原地区68个气象站降水资料,选择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干旱指标,分析了该地区最近40年(1971—2010年)的月、季、年干旱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方法进行了干旱分区,并分析了全年及各季节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EOF分解第1、2、3特征向量分别反映了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干旱的一致变化、南-北反向分布和中部-南北反向分布的不同特点;年度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有明显的阶段性分布特点,在年代之间有重-轻-重-轻的变化趋势。2001年以来,年度和夏、秋、冬季干旱强度都有不同程度降低,春季干旱有增强趋势。陕北和关中地区的春季、夏季干旱变化趋势相反,秋季、冬季干旱变化趋势一致。地区平均每年出现干旱月3.8个,几乎每年都有干旱月出现,最多的一年可出现6—9个干旱月。  相似文献   
15.
孙智辉  雷延鹏  任继帮  曹雪梅  刘志超 《气象》2010,36(12):109-115
利用TM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状况、植被覆盖度,研究退耕还林前后的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揭示陕西省吴起县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工程所取得的实效;利用吴起与周边6个气象站37年的气温和地温资料,分析吴起土地覆盖变化后对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吴起县域版图在遥感影像逐渐显现、越来越清晰,植被覆盖增加极为显著,高覆盖植被面积在逐年增加,低覆盖植被面积在逐年减少,植被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周围区域。与1 997年相比,到2007年吴起县有75.15%耕地不再耕种,退出的耕地主要变为草地、林地和果园;林草覆盖率增加显著,由1997年的37.06%提高到2007年的80.60%。植被覆盖变化后,对地温和气温均产生了影响,变暖趋势得到下降,对夏季的影响大于冬季,夜间的影响大于白天。  相似文献   
16.
利用GIS技术,在实现区划指标空间化的基础上,根据各评价因子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将各评价指标的栅格图进行叠加,得到安塞县花期冻害风险区划栅格图。区划结果显示:安塞县苹果花期冻害风险共划分四个风险等级区域,风险Ⅰ区主要分布在招安镇、沿河湾、高桥乡及楼坪乡一带,基本无重度花期冻害;风险Ⅱ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 200m以下的山区;风险Ⅲ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 200~1 500m的山区;风险Ⅳ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 500m以上的楼坪乡及砖窑湾镇西南的山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分析1981—2010年延安北部的吴起、志丹与甘肃静宁的气候资料,得出:吴起、志丹水热条件比静宁县优越,气候条件总体上比较适宜苹果生长;但是,冬冷春旱的气候特征造成幼树抽干比较严重,同时花期冻害也相对较多,春季、初夏干旱影响较大。气象灾害风险大,应做好相应防御措施和栽培管理技术,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具浅埋藏、弱固结、低渗透、高泥质、非均质等特点,钻采过程中易出现严重的出砂问题,是制约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采的“瓶颈”之一。现有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层防砂技术主要来源于常规油气开采中常用的防砂方法,防砂精度控制和稳产增产矛盾突出。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储层超声雾化防砂排水采气方法,配合挡砂介质在有效防住10 μm以上砂的同时,将水雾化成5 μm左右的小水滴产出,降低水的携砂能力并加速水气产出,进而实现连续排水产气。基于该方法搭建了简易实验模拟评价装置,进行了初步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水气可以通过雾化片的锥孔不断产出。但是由于储层砂中还存在大量直径小于雾化片锥孔直径的泥质成分,雾化装置还需针对泥质成分的存在做进一步优化,否则泥质成分将堵塞在雾化片锥孔附近降低雾化片的振荡频率,造成排水产气的中止。这些初步的工作可以为天然气水合物储层防砂增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延安北部苹果生产主要气象限制因子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当地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延安北部4县苹果生产主要气象限制因子的变化特征和对发展苹果种植业的影响。结果表明:1986年以来,延安北部4县气温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1997年以后,气温上升明显。1997-2005年,吴起、志丹年平均气温在8℃以上,大于等于10℃积温达到3200℃以上,进入相对温暖期,温度可满足苹果生长发育需求。除4月中旬外,春季各旬的最低气温升高,花期冻害温度出现次数减少一半。冻害出现的时段可能将主要集中在花蕾期。年降水量在60年代明显偏多,吴起、志丹年降水量超过500mm。1968年后降水缓慢减少,90年代降水最少,2001年后,降水量增多,但仍未达到苹果生长所需的适宜值。  相似文献   
20.

摘要:通过对1957—2005年延安地区气温、降水及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分析,揭示了近50a来延安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延安地区平均气温具有明显的年变化趋势,总体呈线性上升趋势,趋势率为0.242/(10a),1986年发生明显跃变,跃变后春季增温明显;降水量年变化特征趋势不明显,趋势变化较平均气温复杂,波动性大,21世纪以来降水量有所增加。总体上20世纪90年代后呈现减少趋势。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延安地区降水量下降,气温升高,气候变化有暖干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