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96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探讨了马家沟组碳酸盐岩-蒸发岩地层层序与微相之间的关系,并尝试性地提出了用于层序界面识别的微相方法。可用于本区碳酸盐岩-蒸发岩地层层序界面识别的主要微相方法有:微相类型的突然变化、特殊微相类型、特殊显微标志及准层序的堆叠方式等。层序旋回中的海进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低水位体系域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微相构成。由于构造沉降及海平面升降变化的周期性,使各种微相类型在垂向序列上呈规律性重复叠置,从而在空间上构成有规律的生储盖组合。本区与烃源层有关的微相主要形成于海进期和高水位早期,与盖层有关的微相主要形成于低水位期,与储集层有关的微相则主要与低水位期对先成沉积层的成岩改造有关。各种微相类型在纵向上的叠置组合与侧向上的相变可与构造作用相配合,构成有利的油气圈闭类型。  相似文献   
382.
苏鲁造山带北侧构造演化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横穿诸城凹陷的南北向反射地震剖面揭示,苏鲁造山带北侧边界的中上地壳中存在着三层结构,即上部的胶莱盆地沉积盖层、中部的苏鲁楔状地体和下部代表华北板块的胶北地体;诸城凹陷边缘和内部断裂均显示同沉积正断层性质,苏鲁楔状地体中发育一组向北仰起的叠瓦状逆冲断层,而胶北地体显示了向南俯冲的态势.由此而论,可能存在着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相向俯冲于苏鲁地体之下的陆陆碰撞机制,苏鲁地体可能具有与大别地体相似的花状造山带结构.  相似文献   
383.
沾化凹陷浅层勘探的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沾化凹陷以大型浅层披覆构造富含油气而著称全国,这些浅层油气均来自周边的深洼陷带,油气在大范围垂向运移抽时,沿储集层的横向运移也在进行,文章通过分析沾化凹陷的典型勘探实例,对浅层成藏过程中的油气运竺方式有了新的研究思路,提出了该区应进一步勘探的设想。  相似文献   
384.
碳酸盐岩微相分析及其在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相分析是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笔者从微相概念演化的角度对在微相分析中有关的概念予以澄清 ;介绍了微相分析的研究内容和工作方法以及微相研究的新近进展 ;探讨了微相分析在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的意义 ,并展望了它在其它沉积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5.
静力平衡模式在中尺度大气模拟中的适用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力平衡模式是目前数值天气预报的主要模式。近年来随着模式分辨率的提高,非静力平衡模式在中国的研制和MM5等模式的引进,从理论研究和应用的角度看,有必要对这两种模式在中尺度大气模拟中的适用性问题作细致的分析研究。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静力平衡假定下重力波频率模拟的误差,指出其相对误差随Δx增大成平方的减少。当Δx≥20km时,相对误差小于4%,当Δx≤10km时,相对误差可能大于16%。和一般顾名思义的概念不同,静力模式计算的重力波频率被夸大,计算的垂直加速度也由于略去惯性项而夸大。推导的准静力平衡模式,对静力平衡模式作了惯性项订正,个例试验也肯定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386.
超短基线是实现水下拖体设备精确导航定位的必备设备,是目前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进行资源深入调查研究的重要装备。受水声信号传播损失、多径效应和其它设备噪声等因素的影响,超短基线水下定位数据存在诸多异常点,已严重影响水下定位数据的可信度和使用。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相关性分析的剔除随机异常点和回归填充改正算法,并采用国际海底区域实测水下定位数据对算法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同时采用模拟仿真方法对小时间尺度的定位数据进行了预测对比,取得较好效果。结果表明,该算法快捷、有效,有望在后续国际海底区域调查中推广应用,为国际海底资源调查水下装备的准确定位提供直接服务。  相似文献   
387.
2001-2002年柘林湾大量营养盐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2001年5月—2002年5月在粤东大规模增养殖区柘林湾及湾外附近海域布设19个测站,对大量营养盐及相关的理化、生物因子进行每月一次的周年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大量营养盐的平面分布呈由湾内向湾外、近岸向离岸递减的基本格局,而湾内则表现为西部高于东部的趋势。与外界水体的交换能力、周边地区的陆源排污及湾内海水增养殖业的结构是决定拓林湾营养盐平面分布格局的3个主要因素。调查海域溶解性无机氮、磷、硅的年平均值分别为25.92、1.07和37.61μmool/L,与上一周年调查相比,氮的含量略有上升,而磷、硅的含量分别下降了45.1%和37.0%。调查海区无机营养盐的周年变化基本上表现为单峰型。受2001—2002年度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2002年春季海区的地表径流明显减少,盐度显著升高,由此造成了海区无机营养盐在这一期间的显著低值,这应是海区磷、硅含量比上一周年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从上一周年的氮限制转变成本周年的磷限制(85.0%),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磷含量显著下降的原因,也可能是海区富氮趋势的表现。  相似文献   
388.
2000~2002年柘林湾浮游枝角类的生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歆  黄长江  陈善文  杜虹 《台湾海峡》2003,22(2):155-162
2000年7月~2002年7月的调查结果表明,广东柘林湾浮游枝角类有3种,隶属于2科3属.其中,鸟喙尖头氵蚤(Penilia avirostris)为全年优势种,合计占浮游动物总个体数的9.08%和枝角类总个体数的91.84%.该湾浮游枝角类的密集区位于黄冈河、河口区域及湾外水域,其数量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浮游枝角类的季节变化极为显著,表现为夏、秋多,冬、春少的基本格局,其数量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89.
2001—2002年粤东柘林湾浮游植物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7月-2002年7月对粤东赤潮重灾区柘林湾进行的浮游植物周年调查表明,柘林湾共有浮游植物68属183种.其中硅藻为最优势类群,共51属143种,占总种数的 77.8%;甲藻11属34种;其它浮游植物类群6属6种.调查海区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丰富度、细胞密度、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的平面分布均表现为湾外高于湾内和湾内外侧高于湾内内侧的基本格局,但黄冈河河内浮游植物群落的构成却呈现种类少而密度高的特点.调查期间浮游植物的总细胞数年均值为16.9×104cells/L,周年变动模式为双峰型(高峰位于8月和4月).与上一个周年调查(2000年5月-2001年5月)的总细胞数年均值(36.0×104cells/L)和单峰型周年变动模式(最高峰位于7月)相比,差异较大.这可能是2001-2002年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粤东地区气候异常、干旱少雨,以及调查海区无机磷剧减45%所致.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该湾的全年优势种,在群落总细胞数中的百分比年均值从上一年度的58.7%上升至本年度的71.0%,导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上一年度的1.91减少至本年度的1.75.中肋骨条藻的绝对占优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该湾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并使中肋骨条藻赤潮的发生机率大大增加.陆源排污、大规模增养殖业和水体交换对柘林湾高营养盐低浮游植物密度及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分布具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0.
用单油垫的油膜刚度值来表示柱面和球面轴颈两种极轴静压支承系统三个方向的刚度。由此确立了支承系统的刚度与油垫中心夹角θ、地理纬度φ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到了各种φ值下的最佳θ值。为大型天文光学望远镜赤道装置极轴静压支承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些初步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