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农业气候相似分析在观叶植物引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计算欧氏距离的方法,分析观叶植物从广州引种到成都的农业气候相似性,统计气温,相对湿度,农业气候指标及不同管理条件下的两地欧氏距离,得出:在成都保护地生长有较好的气候适应证,引种易于成功。从理论上对观叶植物的引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2.
本文按照解析几何学原理,将中线概括模型的基本参数变换为与里程相关的导出参数,在野外测站的现场上,用里程作为唯一独立参数,解析欲放中桩坐标,以便计算水陆中桩放样元素。  相似文献   
333.
利用霍林郭勒市1973-2005年气象资料,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防护林体系建设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34.
苏北黄桥地区东吴运动热事件的有机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铁冠  包建平 《地质学报》1998,72(4):358-366
地质事件是地球上短期内突发的非生物变化或事变,岩浆活动可导致地史中的热事件。本文首次采用多项有机地球化学的分析测试技术,通过对下扬子盆地黄桥地区一口石油探井的系统研究,借助于烃源岩的光学(镜质组反射率Ro、孢粉颜色指数SCI)、热学(热解峰温tmax)和化学(氢指数IH、降解潜率D以及H/C和O/C原子比)等特征的异常变化,确认发生在早二叠世末期的东吴运动热事件的存在,岩浆浅成-超浅成侵入或喷发活  相似文献   
335.
GIS支持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分析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现状和GIS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的应用现状,以及GIS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关系,提出了基于GIS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的设想,讨论了其结构体系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6.
气象灾害是制约霍林河地区农业及露天采矿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重点分析了旱涝、低温、大风等几种主要灾害性天气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农业及露天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337.
基于NB-IoT技术的小型自动气象站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气象站通信组网技术复杂度高、建站成本高、时效性差、功耗高等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NB IoT技术的小型自动气象站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气象传感设备、单站控制器及物联网云平台组成。该系统以低功耗Corter M3内核的STM32L152微控制芯片为硬件核心,依托气象传感器设备,实现气象要素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利用NB IoT技术实现气象站和云端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利用RESTful API和MySQL技术,实现用户交互、远程终端控制、数据存储、数据显示、数据分析、数据查询等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建站简单、功耗低、数据传输稳定,可实现对气象要素的远程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338.
科尔沁沙地两种固沙灌木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和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是科尔沁沙地典型的固沙灌木,它们在退化沙地的恢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这两种灌木林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比差不嘎蒿对沙丘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改善作用较大。其中,小叶锦鸡儿林地土壤黏粉粒含量比差不嘎蒿高3倍左右,土壤含水量是差不嘎蒿的1.31倍,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分别是差不嘎蒿的1.35和1.36倍,土壤过氧化物酶和脲酶活性分别是差不嘎蒿林地土壤的2和3倍。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中种植小叶锦鸡儿和差不嘎蒿后,两种灌木均能改善沙丘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但是其改善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总体来说,在退化沙地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的恢复方面,小叶锦鸡儿的优势高于差不嘎蒿。  相似文献   
339.
为了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延长洪水预见期,利用WRF模式和HEC-HMS水文模型对太湖西苕溪流域2009年8月的一次典型暴雨洪水过程进行了降雨模拟和流量耦合预报,并与实测降雨和径流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1) WRF模式能够较好模拟出位于天目山的强降水中心,位置较实况略偏北;预报子流域面雨量时空分布与实况较一致,定量检验合格率达50%左右。(2) HEC-HMS模型对西苕溪流域日径流过程和场降雨洪水过程均有较好的模拟效果,模型参数验证和率定期间,确定性系数、洪峰流量相对误差和峰现时差等指标均小于业务预报许可误差。(3) 采用单向耦合法,将WRF模式(5 km网格)48 h预见期的滚动预报降雨场输入HEC-HMS水文模型进行流量滚动预报,耦合预报结果明显优于不考虑预见期内降雨的传统预报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延长了洪水预见期。   相似文献   
340.
砂土液化是埋地管道遭受地震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液化土对管道产生上浮力,使管道发生上浮反应,它是随地震发生时间而变化的动态过程。将地震载荷作用下的液化区埋土管道模拟成两端弹性支承的直梁模型,考虑管-土间的相互作用和管内流体与管道之间的流固耦合作用,采用模态叠加法对液化区埋地管道进行地震响应的动态分析,探讨了管道和液化土参数对管道动态上浮反应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得到了管内流体的流速、流体压力、流体密度、管截面轴向力,管道黏弹系数、液化土容重和相对弹簧系数、地震加速度幅值等因素对管道上浮位移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