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21.
“圣帕”与“桑美”台风成功决策服务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台风影响长沙前的气候背景、预报服务背景、预报依据结论、决策服务及效果等方面分析了"圣帕""桑美"影响期间的决策服务情况.结论表明:两个台风影响前气候背景不同,但预报服务背景相似;对长沙造成的影响、决策气象服务的重点不同;把握好当前的气候背景与预报服务背景,做好做准台风预报,是台风决策服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应用相关分析、绝对误差统计、定性分析等方法,选取天气在线网上的GFS预报产品在冰灾期间内长沙站附近格点的部分气象要素预报值进行检验,发现GFS预报最高最低气温、降水类型、晴雨、风等方面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黔西北五指山地区加里东期盲冲断层的厘定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西北五指山地区位于上扬子板块中南部。在早古生代期间,受加里东构造运动(都匀运动)的控制与影响,在五指山地区发育了近东西向褶皱(五指山背斜)与东西向断层。钻孔与物探资料显示,在五指山北部矿区发育一条大型隐伏(盲)断层,断层面北倾,断层破碎带发育脆性破碎角砾岩,垂向厚度达28 m,断层上下盘以发育震旦系-寒武系白云岩为特点。通过断层上下盘地层、岩性对比,尤其是通过上下盘岩石地球化学成分分析,并将其与已知地层化学成分对比,确认了上盘白云岩为震旦系,下盘为寒武系,由此厘定了该隐伏断层为一条断面北倾向南逆冲的断层,逆冲断距达300 m。断层的发育与黔中隆起关系密切,在都匀运动期间南北向持续挤压背景下,在震旦系下部软弱层最先发生顺层滑动,然后为切层滑动,最后发展为大规模逆冲。现已查明,出露地表的近东西向断层在燕山期再次活动,对铅锌矿成矿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这条大型盲冲断层的厘定,将会给黔西北五指山地区找矿带来新的启示与突破。  相似文献   
24.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枯竭,大量矿山关闭,遗留了广大的地下采空区场地。不少化工企业向废弃矿井内倾倒化学废液等导致了矿区地下水污染事故,威胁地下水水源地的水源安全。针对此类复杂场地条件下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案例和经验都非常少,本文以北方某废弃矿区地下水污染注浆帷幕应急处置为例,通过对矿区地质条件的分析、地下空间结构和地下水流场的刻画,构建三维地质模型,以模型为基础设计帷幕注浆工程并实施,研究复杂场地条件下开展帷幕注浆应急处置的重要内容和决定因素,并利用场地地下水样品监测结果,分析研究帷幕内外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及差异,找出地下水运移规律,评价注浆帷幕效果。研究表明:在事故井周边100 m范围实施的帷幕注浆工程,对污染物运移的封堵效果显著,帷幕注浆内外污染物含量差距明显。一期检测结果显示帷幕注浆范围内地下水中二氯甲烷浓度最高1390 μg/L,帷幕范围外最高浓度仅为8. 07 μg/L;二期检测结果为污染物检出浓度大于5 μg/L的区域全部位于帷幕范围内,帷幕范围外均未检出。同时污染物的分布特征指示着地下水沿巷道运移成为最主要的形式,对地下空间结构的精准刻画是决定帷幕注浆工程成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5.
利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北部神狐钻探区采集的高分辨率地震数据,结合2007年第一次水合物钻探航次(GMGS01)获取的岩心资料,从宏观地震反射结构、微观岩心粒度特征两个方面对GMGS01区块内残留在峡谷群脊部的细粒浊积体进行特征识别和刻画。研究结果显示,似海底反射(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s,BSR)之上存在着2套特征不同的沉积单元,位于下部的沉积单元1表现为薄层杂乱透镜状的地震反射特征,对应于粒度C-M图版中与C=M基线近似平行的含水合物层段的样品,被解释为峡谷群脊部的细粒浊积体。选取穿过神狐海域峡谷群中第16条海底峡谷的8条测线为研究对象,能够揭示沉积单元1(细粒浊积体)自北向南的空间变化特征,从而进行分布范围的确定。神狐海域沉积过程分析表明,峡谷群脊部的细粒浊积体是北部小型水道侵蚀下伏沉积物并发生再搬运和再沉积的结果。利用区域性覆盖的二维地震资料,本次研究确定了小型水道的北部侵蚀边界。综合GMGS01区块细粒浊积体的地震反射特征、穿过神狐海域东部第16号海底峡谷自北向南的地震反射差异、研究区北部小型水道的侵蚀边界,本次研究利用两点确定一线和相似平行的方法,在整个神狐海域初步确定了峡谷群脊部细粒浊积体的分布范围。细粒浊积体沉积边界的识别,将为从深水沉积的角度探讨神狐海域水合物不均匀性分布提供依据,同时也能进一步揭示该区域峡谷群脊部水合物的成藏机制和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26.
GNSS和加速度计是目前动态监测超高建筑环境载荷变形的主要手段。GNSS具有无需通视、可直接获取三维位移等优点,但受精度和采样率的限制,其对微变形及高频振动信息不敏感;而加速度计具有高精度和高采样率等优点,但无法监测超高建筑低频的似静态变形。为充分发挥这两种传感器的各自优势,提出利用多速率Kalman滤波和RTS平滑方法对超高建筑GNSS和加速度计监测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一的GNSS监测技术相比,该方法有利于削弱GNSS高频噪声的影响,提高位移数据的采样率,可有效识别超高建筑的低频和高频振动频率,提高对微变形振动的监测能力;与单一的加速度计监测技术相比,该方法可以准确监测超高建筑的低频变形信息,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提出基于单观测值的Kalman滤波快速计算方法,并引入共享存储并行编程(OpenMP)技术实现协方差快速更新,从而实现非差GPS卫星钟差的快速实时计算。均匀选取55个IGS参考站,计算2017-03-20~03-30采样率为60 s的卫星钟差。与IGS事后30 s钟差相比,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RMS互差优于0.5 ns。选取未参与钟差解算的10个IGS参考站进行精密单点定位,结果表明,实时静态PPP水平方向精度优于2 cm,高程方向精度为2~4 cm;实时动态PPP水平方向精度为2~4 cm,高程方向精度为4~6 cm,能够满足实时PPP的精度要求。该方法在主频1.2 GHz服务器上8线程并行模式下单历元耗时4 s,相比串行模式效率提升1/3。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缺铁性贫血(IDA)的中医证型及中医治疗本病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与人工检索结合的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2002年1月至2017年6月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IDA的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分析,应用Frequencie法进行处理、Gephi实现数据可视化。结果:按照入选、排除标准,共纳入31 篇文献、36个方剂,涉及15个证型、104 味中药。分析结果显示,IDA最常见的中医证型分别为脾胃气虚证(22.22%)、脾肾两虚证(19.44%);最常用的药物是白术(6.08%)、黄芪(6.08%)、当归(5.57%);常用药对为白术—黄芪、当归—黄芪、白术—当归。结论:中医治疗IDA健脾补气是大法,同时需要补肾补血、消食化积。  相似文献   
29.
1957-2014年库布齐沙漠地面风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对沙漠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起沙风是塑造沙漠地貌格局的主要动力。根据1957-2014年库布齐沙漠周边4个基准气象站的地面风资料,从风速、风向和输沙势等方面分析库布齐沙漠的地面风场特征。结果显示:(1)库布齐沙漠的起沙风频率与平均风速有很高的相关性;(2)年平均风速为2.7 m·s-1,全年盛行风向为WNW-NW,为中等变率锐双峰风况,合成输沙风向约为310°。4月风速最大,为中等变率环境;8月风速较小,为高变率环境;1月风速最小,为低变率环境。3-6月风速最大,风向集中度一般;11月至翌年2月风速较大,风向集中度高;7-10月风速最小,风向集中度差;(3)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2007年前后风速、起沙风频率和输沙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2007年前后由减小向增大发展;(4)大气环流和地表粗糙度的改变是库布齐沙漠地面风场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0.
对沅江入湖沉积物进行钻探取样,利用等离子质谱仪(ICP-MS)对沉积物重金属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Ba、Sc、V、Th、U、Cu、Co、Ni、Cr等在沉积物中含量变化相对稳定,分布相对均匀;而Mn、Zn、Pb、Mo、Cd、Tl、Bi等重金属的含量变化大,分布不均匀。重金属含量柱状剖面变化特征及富集系数(EF值)的计算结果显示:沉积物中Cd达显著富集,而Sc、V、Mn、Pb、Bi等为中等富集程度。沉积物中存在3个重金属富集层,即中下部Pb、Tl、Bi富集层;中上部Pb、Cr、Ni、Cu富集层;浅表部V、Cr、Mn、Ni、Cu、Zn、Pb、Cd、Tl、Bi等多种重金属富集层。地累积指数(Igeo)和综合富集指数(EI)评价结果显示:沅江入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自河床深部向浅部,污染程度趋于增强,污染元素组合趋于由Pb-Bi的单一元素组合向由V-Cr-Mn-Ni-Cu-ZnPb-Cd-Bi组成的复合元素组合变化。且自上游向下游,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趋于降低。这种重金属污染空间变化特征与区域人为活动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