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2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380篇
测绘学   256篇
大气科学   302篇
地球物理   277篇
地质学   932篇
海洋学   206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66篇
自然地理   23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通过对日本兵库县南部7.2级地震和关东地区强震前的正、负地震演变过程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强震震源及附近地区内,震前某一时段、某一震级以上地震主要为正地震,形成正地震集中时段,主震一般位于正地震分布区内或边缘;在主震前数个月内一般发生负地震(不排除正地震),同时响应比值在震前存在降低的过程,这可能是孕震过程进入短期阶段的一种表现.这些特征对未来地震的发生区域和发生时间预测可提供一些参考,并对日本关东地区1996年9月11日6.6级地震的发生区域和发生时间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3.
甘肃中川地区雷暴的地闪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利用在甘肃中川地区一次雷暴过程的5站电场变化同步观测资料,对1996年8月12日的4次地闪过程分析发现甘肃中川地区负地闪回击所中和的负电荷离地高度为2.74~5.41km(对应环境温度为-2.0~-15.0℃),而正地闪回击所中和的正电荷离地高度低于2.0km(对应环境温度为±5.0℃)。正地闪放电过程较负地闪中和的电荷量要大7倍左右。在雷暴初期及活跃期前期,地闪回击发生之前有持续170~300ms的云内放电过程,它发生在云下部正电荷区和主负电荷区。与雷达回波的对比发现,负地闪发生在雷暴大于20dBz的强回波区或40dBz强回波边缘而正地闪却发生在相对较弱的回波区域。  相似文献   
994.
小麦生育期计算机模拟系统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小麦生长发育的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将小麦生育期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制定了数学模型中和子程序,确定模型的参数,模拟出每一阶段的生育期天数,并且就每一阶段的温光条件对生育期各阶段的影响给出了分析与决策,该系统对了解小麦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定量关系,对不同发育期小麦采取有效的措施具有参考意义,也是计算机应用小麦生产的一种尝试,系统采用中文菜单操作,界面友好,可人机交互,结构化,模块化技术使系统具有蝗  相似文献   
995.
二代玉米螟发生规律与气象条件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4年的资料,研究了二代玉米螟发生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是二代玉米螟发生的主导因子,其发育进程遵循有效积温法则;降水量和雨日偏多,对发育进程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996.
为解决区域性暴雨的落区问题,在“泌河中、下游夏季大 ̄暴雨专家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单站资料,进行水汽条件、能量等各种因素分析,确定了单站大 ̄暴雨指标和判别方程。  相似文献   
997.
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现代地壳运动和减灾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11月4—7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举行.此次大会由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UGGDeGj、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发起和主办,并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国家地震局国际合作司、湖北省科技委员会、湖北省科技协会、福建省地震局等单位联合资助.此次会议的召集人是许厚泽院士、宁津生院士、王建华研究员.当地组委会主席是徐菊生研究员.大会宗旨是:促进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大地测量和…  相似文献   
998.
在上护林盆地立体地质填图过程中,施工了本区中生代盖层的首批基准孔,在全面综合地表地质填图与基准孔资料的基础上,对盖层进行了重新划分,新建了上护林组。上护林盆地为一火山塌陷盆地,其盖层组成与邻近的俄罗斯、蒙古的中生代盆地具有很好的可比性。盆地地质特征与赋存大型、超大型火山岩型铀-多金属矿床的火山塌(断)陷相似,具有铀、多金属、萤石矿的良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9.
地震CT法在滑坡勘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震CT法是近几年才应用于地震勘测之中的.实践证明,它不仅经济、省时、省力,而且是其它方法所难以替代的一种有效的勘测方法.本文根据该方法在西安市黑河引水枢纽工程水库大坝右坝肩高陡岩质边坡变形体勘测中的应用,说明它在滑坡勘测中有效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00.
铜石杂岩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石杂岩体是由三个阶段多期次岩浆活动形成的中偏碱性火山杂岩体,其稀土元素分析结果经统计表明:该杂岩体稀土元素总量(ΣREE)与地壳克拉克值基本一致,ΣCe/ΣY(LREE/HREE)比值较大,轻稀土相对富集,Eu具弱亏损,各期次侵入岩的稀土元素分布形式均呈左高右低的平缓弧形,形态基本相似。这些特征反映了该杂岩体三个侵入阶段的岩浆均来源于地壳深部或上地幔的同一岩浆房,且具有强烈分异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