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247篇
测绘学   117篇
大气科学   159篇
地球物理   115篇
地质学   706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88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41.
关于侵入岩体中金矿床成因研究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莫测辉  王秀璋 《地质论评》1997,43(2):139-147
各时代、不同类型侵入岩中的金矿床是金矿的主要类型。关于金矿床与岩体的成因关系目前尚存在不同的看法,但传统的岩浆热液成因观点仍居统治地位,其原因往往在于不少研究者把岩液热液成因当成了固定模式应用于具体矿床的研究,而不是建立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结合近年来金矿的研究进展,强调侵入岩中金矿床的研究的研究要综合考虑成岩成矿的时代与时差,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的来源等各方面因素。金矿床定年的进展研究表明,矿  相似文献   
42.
何门贵  陈明 《地质与勘探》2004,40(Z1):107-109
瞬变电磁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在多个地下水勘查工程中,采用重叠回线装置进行了瞬变电磁法试验性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3.
对祖尔肯乌拉山地区 4个火山岩样品进行了Ar -Ar年龄测定 ,其坪年龄分别为 (40 91± 1 18)Ma、(41 0 7± 0 80 )Ma、(42 0 0± 1 31)Ma、(39 0 0± 2 0 6 )Ma。它们代表了这些火山岩的形成时代 ,表明本区在古近纪始新世中期发生过大规模的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44.
楚雄盆地晚三叠世古地理变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楚雄盆地晚三叠世为一建立在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基底之上的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沉积盆地。中三叠世拉丁期—晚三叠世卡尼期沉积了一套深水的灰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诺利期早期以华坪隆起为界有两个沉降中心,华坪隆起以西的推覆体之上为广海陆架相的细碎屑岩沉积、远源浊积岩,以东为局限环境下的细碎屑岩沉积夹浊积岩;诺利期晚期为大规模的三角洲前缘砂体组成下超的复合体,古地理格局继续保持东西向分带,呈对称分布,盆地西部为陆相、海陆过渡相,盆地中部为海相沉积。瑞替期在原形盆地中形成舍资组的河流—滨岸沉积,在推覆体上形成白土田组的冲洪积物。总之,表现古地理变迁为一个由西东逐渐超覆、由下向上粒度逐渐变粗、由海相变为陆相的过程。  相似文献   
45.
为了验证大地震发生前或者非均匀脆性介质宏观破坏前加卸载响应比和能量加速释放等前兆现象,本文进行了三轴应力(压缩)条件下大尺度岩石破坏声发射实验。实验采用4组岩石试件,并且分为单调加载和循环加载两种方式。实验结果证明了脆性材料宏观破坏前加卸载响应比升高和能量加速释放这两种前兆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描述岩石试件损伤演化的新的物理量——态矢量。  相似文献   
46.
沙漠沙丘污水处理系统:原理、方法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漠沙丘系统(DDS)”是以地球化学工程学原理为指导的特殊水处理系统,它利用沙漠沙作为滤料,通过“机械过滤”、“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净化污染水,一方面可使沙丘变得湿润而不再移动,以固定移动沙漠;另一方面又能净化污染水,最终起到“以害克害、固沙治水、一举多得”的良好综合生态环境效应。DDS是绿色的水处理系统,所需的原料和生成物都属于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无二次污染的发生。在DDS设计中,要注意的主要因素应包括:滤料的种类、湿干时间比、微生物培养方式、滤料层厚度、进水水质、时间、温度和pH等。DDS可以把官厅水库水由V类和超V类处理成2~3类水,从而恢复官厅水库的饮用水功能。  相似文献   
47.
山东半岛海岸带面临着各类复杂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受到了多环芳烃(PAHs)等持久性有机物的污染,本文研究了整个山东半岛典型海岸带62个站点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并对其来源和潜在风险进行解析与评价。研究表明,该地区表层沉积物中16种PAHs总含量为0.06~3191.40 ng/g(平均值262.08 ng/g),与国内外海岸带相比,山东半岛海岸带表层沉积物中PAHs整体污染状况处于较低水平,但个别站点的PAHs含量偏高。运用特征比值法、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解析研究区PAHs主要来源为木柴、煤炭、油类的燃烧以及油类泄露的联合作用。采用效应区间低值法(ERL)和中值法(ERM)对PAHs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莱州湾周边所有站点及威海、青岛周边个别站点苊、芴浓度位于ERL值与ERM值之间,但多数站点对生态环境潜在负面效应很小。山东半岛典型海岸带中PAHs对生物的毒副作用尚在安全可控范围内,极少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8.
基于雷达资料快速刷新四维变分同化(RR4DVar)初始化的三维数值云模式,利用京津冀6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针对2013年7月4日出现在京津冀平原地区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开展了数值临近预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充分考虑雷达观测信息的对流尺度数值临近预报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也存在不足:(1)模式能够较好地把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组织发展和移动演变特征,对风暴回波带的走向和尺度特征有较好的预报,但对强回波的强度和位置预报存在一定偏差;(2)模式预报可以反映风暴系统的中小尺度扰动特征,对风暴冷池和出流边界(阵风锋)的发展变化均有较为合理的预报;(3)模式对强降水中心和雨带位置的预报有很大优势,能较好地预报弱降水雨带的分布形势和雨量,但对强降水落区的预报偏大;(4)模式对风暴造成的对流性强降水的预报准确率较高,对0.5—10 mm阈值的降水范围预报偏差比较合理,对10 mm以上降水范围的预报偏大,但是对弱降水风暴的弱回波较强回波的预报性能要好;(5)由于三维数值云模式对京津冀复杂地形的处理不够完善,对山前风场预报偏差较大,造成对山前风暴的发展演变和山前降水的预报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49.
以位于"5·12"汶川大地震震中区的皂角沱崩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崩塌所处的自然地理、工程地质环境进行野外调查,分析崩塌的发育特征;采用不连续变形分析软件DDA,对坡体失稳崩塌的全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斜坡地形放大效应在震中区是客观存在的,具倾向坡外的陡倾控制性结构面的高陡突出地形对地震波具有明显的放大作用。该坡体崩塌失稳模式为:峰值加速度放大→增加的振幅迫使岩体沿陡倾坡外的控制性结构面迅速拉裂→沿滑动面发生崩滑→高速脱离滑源区→巨大的势能和动能驱动块体做长距离运动。通过数值模拟可知,随着斜坡坡高的增大,地震加速度和速度无论是在水平向,还是在竖直向均存在放大效应,但是水平向的放大效应较竖直向更明显;结构面监测点的加速度和速度放大系数相比稳定的坡体要大得多,地震袭来,当遇到陡倾坡外的不连续结构面时,斜坡动力响应强烈,最终危岩体沿控制性结构面发生崩滑破坏。  相似文献   
50.
陈明  刘晓端  王蕊  王新宇  刘冠男 《地质通报》2016,35(8):1217-1222
岩石圈是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根本来源,是其迁移转化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场所,也是重金属元素的最后归宿,因此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指导意义。国土资源部门已经在土壤重金属调查、溯源和风险评价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可以在探索研究灾害链的组成、影响因素和阻断途径的基础上,形成有地学特色的修复理论和技术。目前,国土资源部门的修复理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理论和地球化学工程学方面,在所属研究机构已经形成了若干种土壤修复剂,通过小试、中试和典型示范,验证了这些修复剂具有优异的修复性能与效果,是落实"土十条"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