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87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202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561.
欧空局Swarm星座包含三颗飞行在不同地方时的卫星,其为研究夜侧电离层纬向四峰结构随时间的演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2017年1月31日夜间,Swarm A和C两颗并排飞行的卫星在黄昏前后(17:55/18:01地方时)的美洲扇区并没有观测到赤道电离异常的两个峰,而Swarm B卫星在约4.5小时后飞行于大致相同的经度扇区,并观测到夜侧电离层呈现出明显的纬向四峰结构.该观测证明了纬向四峰结构中靠近低纬的两个内峰不是黄昏前后赤道电离异常峰的残余.在该事件中,位于秘鲁的Jicamarca非相干散射雷达从黄昏至午夜观测到向下的等离子体垂直漂移速度,表明向上的等离子体漂移速度并不是引起夜间纬向四峰结构的必要条件;而位于Arecibo的法布里-珀罗干涉仪观测到中性风显示出东向和南向分量的增强,表明中性风对夜侧纬向四峰结构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SAMI2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卫星、非相干散射雷达及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观测一致.模拟结果显示夜侧东向与赤道向风为纬向四峰结构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当赤道向风过大时,会导致背景电子密度出现显著半球不对称性,从而阻碍夜侧纬向四峰结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562.
563.
地震危险性计算是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的基础工作内容之一,文章基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对山西省地震危险性进行计算。简述地震危险性计算的原理、数据处理与图件制作流程,将计算结果与第五代地震区划图潜源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风险普查潜源模型的晋西北、晋东南山区计算结果稍有增大;汾渭断陷带内的计算结果略有降低,但差距很小,可认为结果基本一致。同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