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地籍测量中,单一系统无法满足定位要求,组合定位技术应运而生.其中,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和GPS组合定位应用最为广泛.在卫星信号受到干扰失效区域,系统进入纯SINS解算,定位误差会逐渐累积,无法满足定位精度要求.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辅助的组合定位算法.根据LSTM神经网络能够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2.
一、战斗背景C 群岛由 C 岛本岛和附属4个小岛组成,原为 A 国领土,设有地方自治政府,并拥有军队。地方自治政府在与 A 国有领土争端的 M 国及当地极端势力的唆使和煽动下,于××年4月初在与 A 国政府正常交替之时,宣布该群岛脱离 A 国独立。A 国政府随即宣布对 C 群岛以南100海里海域实施封锁,而M 国则宣布将派兵为 C 群岛提供保护,两国  相似文献   
13.
吴峻  兰朝利  李继亮 《地质通报》2005,24(12):1157-1161
木孜塔格蛇绿混杂岩沿东西走向的木孜塔格一鲸鱼湖断裂断续出露有变质橄榄岩、堆晶岩、火山岩及其上覆的硅质岩,彼此呈构造接触关系。其中,火山岩由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构成。野外观察曾认为火山岩属于蛇绿岩的一部分.但火山岩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表明,其富集LREE、Cs、Ba、Th、Pb贫Nb,Ba/Nb、Ce/Pb、Cs/Rb、Ba/LaNb/Ta分别为18.59-102.82、1.42~8.13、0.10-0.49、11.76-51.79和6.22-13.58,TiO2含量1.64%-2.09%。这些特征表明该火山岩为形成于较成熟岛弧环境的火山岩而非蛇绿岩成员,也指示木孜塔格地区曾经历了与今西太平洋边缘近似的演化过程,可能形成了较成熟的沟-弧-盆体系。  相似文献   
14.
阿尔金红柳沟蛇绿混杂岩中MORB与OIB组合的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阿尔金红柳沟地区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带中含有地幔橄榄岩、辉长辉绿岩、细碧化玄武岩、硅质岩、复理石等岩石组合。笔者研究证实,该地区蛇绿岩中变基性岩具有过渡型洋中脊玄武岩(T-MORB)的特征,并发现蛇绿岩在混杂带中与洋岛玄武岩(OIB)共生。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图上,T-MORB型变基性岩配分型式为平坦型;OIB中TiO2含量高,近3%,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等,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为轻稀土富集型。MORB和OIB组合的出现说明早古生代时,该地区存在过洋盆。这一组合可与北祁连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5.
在新疆木孜塔格蛇绿混杂岩的燧石中发现了早石炭世杜内晚期的放射虫化石,首次为这套蛇绿混杂岩提供了时代依据.结合在邻区的祁漫塔格和可可西里发现的放射虫,认为青藏高原北缘在早石炭世期间曾沿多处裂解.它们之间可能有狭窄的通道相连,是否构成统一的大洋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南缘(简称“准南”)的构造-沉积演化历史以及原型盆地性质一直以来备受争议。依据沉积环境分析、地层对比以及沉积演化研究,结合火成岩年代学、大地构造学等研究成果,探讨了该区二叠纪—三叠纪多期次的伸展—挤压环境转换及沉积盆地性质转变。晚石炭世,准南西段处于北天山洋壳向伊犁地体俯冲的末期,沉积环境以滨浅海为主,为残留洋盆地;准南东段以半深海相碳酸盐沉积为主,发育典型的双峰式火成岩,显示为陆内的伸展环境。早二叠世,准南以滨浅海相细粒碎屑岩沉积为主,发育同沉积断裂和伸展垮塌变形构造,表现为陆内裂陷盆地的特征。中二叠世,准南仍以滨浅海相为主,但其沉积速率明显加快,沉积厚度变大,整体上表现为以热力沉降为主的坳陷盆地。晚二叠世,北天山和博格达地区普遍发育冲积扇或扇三角洲,上二叠统泉子街组和中二叠统红雁池组之间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沉积环境发生突变,均显示北天山快速冲断隆升,表明该时期准南为陆内压陷盆地。早三叠世,准南快速冲断结束,该区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以发育滨浅湖相细粒沉积物为主,表现为弱挤压的陆内压陷盆地的特征。中晚三叠世,由于持续湖侵,沉积盆地范围进一步扩大,北天山被削高补低,准南乃至整个准噶尔盆地进入统一的内陆湖泊演化阶段,整体上以滨浅湖相—半深湖相沉积为主,表现出陆内坳陷盆地的特征。综合上述原型盆地性质和沉积环境分析,可将准南二叠纪—三叠纪构造-沉积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晚石炭世—中二叠世为后碰撞伸展阶段,晚二叠世为北天山挤压冲断阶段,早三叠世为弱挤压压陷和削高补低阶段,中晚三叠世为稳定拗陷和准平原化阶段。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