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一次梅雨锋特大暴雨过程分析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尹洁  郑婧  张瑛  吴琼 《气象》2011,37(7):827-83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卫星、雷达和地面加密观测等资料,对2010年6月1 7 20日江西北部一次罕见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中尺度分析和WRF模式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罕见大暴雨是一次典型梅雨锋暴雨,是在极为有利的天气形势下导致的强β中尺度系统强烈发展所致。500hPa东亚大槽槽后冷平流与强盛稳定的副高西北侧西南气流汇合,导致冷暖交汇带在江南北部维持。(2)冷暖交汇带的稳定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异常强盛,使暴雨的水汽、动力、热力条件十分充足,非常有利于触发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强烈发展。(3)强盛水汽及辐合上升运动、低层西南急流加强、中层弱冷空气活动、对流不稳定层结加剧、地面辐合线维持少动、β中尺度强低涡形成并维持、高层强辐散等多种因素的共同组合叠加作用导致了特大暴雨发生。(4)数值模拟分析显示,19日08时β中尺度低涡形成与暖湿气流和弱冷空气共同作用有关;该低涡垂直厚度在550~950hPa之间,850和900hPa最强;并在该低涡南侧出现一串近东西向排列的30~60km更小尺度的强对流系统,它们与特大暴雨区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2.
我国Ka频段降水测量雷达机载校飞试验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6—10月在天津与江苏地区开展了国内首次Ku/Ka频段星载降水测量雷达机载校飞试验。此次校飞试验获得了宝贵的机载雷达观测数据和地面、海面同步观测数据,目前已开展了外定标、数据对比与衰减订正等工作。该文给出了天津校飞试验中Ka频段降水测量雷达实测结果,对Ka频段降水测量雷达资料与天津地区S波段地基多普勒雷达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有利于更好地了解Ka频段降水测量雷达仪器本身的性能及其探测降水的能力;利用由GPS探空资料、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观测亮温结合微波辐射传输模式得到的雷达路径积分衰减量,对Ka频段降水测量雷达进行了衰减订正,为继续开展降水反演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3.
吴琼  商建  仰美霖  杨虎 《气象学报》2013,71(3):547-554
基于机载双频测雨雷达外场校飞试验中获取的有效降水测量数据,利用Ku波段的雨衰系数和等效雷达反射率因子的比值估算了雨滴谱分布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米散射模拟计算了Ka波段在该滴谱分布下的等效雷达反射率因子,并和机载Ka波段衰减订正后的等效雷达反射率因子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两者的廓线基本重合,相关系数超过0.95,两部雷达探测的目标物一致,测量的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差异主要是由雷达频率的不同所引起的后向散射以及衰减的不同所造成的,波束匹配精度较高.此外,单频滴谱参数的估计依赖于单频衰减订正的精度.机载雷达外场试验中探测的都是弱降水,Ku波段衰减订正不会存在太大的误差,估计的滴谱较为可靠.必须指出的是,精确的参数估计仍然要借助双频雷达的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134.
资源三号01星与02星作为我国重要的遥感立体测绘卫星,承担了地理产品生产以及国土资源调查等任务。其中,高精度的卫星轨道确定是完成卫星任务的必备条件。资源三号01星与02星都搭载国产双频GPS接收机和SLR反射器来进行精密定轨和独立定轨精度检核。在定轨过程中,星载GPS接收机天线的PCO误差和PCV误差是制约进一步提高定轨精度的重要因素。尽管卫星入轨前获取GPS接收机天线的PCO先验值,本文通过在轨估计PCO,分析了PCO各个方向上的分量估计的可行性,发现通过使用在轨PCO,SLR检核显示ZY-3 01星和ZY-3 02星轨道RMS值分别提高了0.331 mm、0.399 mm。本文利用直接法和残差法估计了两颗卫星星载GPS接收机天线的PCV模型,整体量级在[-15 mm 15 mm]。通过使用在轨估计的PCV模型(10°×10°),ZY-3 01星SLR检核结果RMS值提高了2.143 mm(直接法模型)、1.628 mm(残差法模型),重叠弧段对比在三维位置上提高了11.377 mm(直接法模型)、13.903 mm(残差法模型),ZY-3 02星SLR检核结果RMS值提高了0.727 mm(直接法模型)、0.692 mm(残差法模型),重叠弧段对比在三维位置上提高了1.736 mm(直接法模型)、1.548 mm(残差法模型)。本文进一步探讨了PCV模型分辨率(10°×10°,5°×5°,2°×2°)对精密定轨的影响,在综合考虑计算效率、存储空间、提高幅度等因素后,发现使用残差法在轨估计5°×5° PCV模型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5.
以松原灌区GPS控制网为例,采用高程异常直接拟合和插值法,以及基于EGM2008重力场模型和移去-计算-恢复技术的残差二次曲面拟合和插值法,精化了测区大地水准面。首先简要介绍了研究区数据,进而探讨了高程异常的获取,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二次曲面拟合的大地水准面精化和空间插值法大地水准面精化方法,结果表明,EGM2008重力场模型精度较高,对精化局域和国家大地水准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6.
地理国情普查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首要任务,其成果作为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可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空间依据。本文在简要介绍地理国情普查背景和成果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宏观决策、减灾防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应用构想。  相似文献   
137.
阐述基于组件式GIS的开发方式,结合3维建模技术、数据库技术开发虚拟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思路,重点研究了3维模型的入库方法,以及基于GeoDatabase的数据库设计.以VirtualCampus系统开发为例,介绍了利用Visual C 与AreEngine开发虚拟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8.
利用鄱阳湖流域79个国家气象站逐时降水资料,采用Sen斜率估计、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等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1978—2019年鄱阳湖流域小时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鄱阳湖流域小时强降水量及其对总降水贡献率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小时强降水时数增加显著而强度则几乎无变化.2)鄱阳湖流域小时强降水量主要呈现准4—5 a短周期变化.3)鄱阳湖流域小时强降水在6月出现次数最多,8月的小时强降水贡献率最大;4—9月小时强降水量和降水时数均呈增加趋势,但3月两者均呈现减少趋势.4)鄱阳湖流域小时强降水日变化分布呈现双峰结构,16—20时是主峰时段,06—09时为次峰时段.5)鄱阳湖流域小时强降水量分布主要呈现"东多西少"特征,且部分强降水量中心呈现增长趋势,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9.
吴琼  窦芳丽  郭杨  谷松岩 《气象》2020,46(1):73-79
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首颗业务星风云三号C星(FY-3C)于2013年9月23日发射升空。微波成像仪(MWRI)作为FY-3C上携带的重要微波载荷之一,能够实现对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全天时监测。其中,MWRI海上大气可降水量(TPW)产品在数值预报模式以及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应用效果的好坏往往受产品精度的制约。使用长达4年的卫星观测资料,通过MWRI TPW业务产品和无线电探空及专用传感器微波成像仪(SSMIS) TPW业务产品的比较,对MWRI TPW产品(包括轨道产品、日产品和月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轨道产品和地面实际观测的探空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在7%左右,均方根误差为2.6 mm;日产品和SSMIS日产品的均方根误差约为3 mm,和探空日产品的均方根误差小于2.1 mm;月产品和SSMIS月产品的均方根误差小于1.3mm。表明FY-3C MWRI TPW业务产品长期以来一直稳定运行且精度较高,具备实际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