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阿姆河盆地卡拉库里区块侏罗系油气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津海  柳益群  周亮 《地质学报》2012,86(4):651-660
卡拉库里区块位于阿姆河盆地北部的查尔朱阶地上,勘探目的层为上侏罗统卡洛夫阶—牛津阶碳酸盐岩。烃源岩以下—中侏罗统滨海-三角洲相沉积的深灰色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层为主,有机质丰度中等—好,腐泥-腐殖型和腐殖型,进入成熟阶段,具备一定的生烃潜力,区块所在的查尔朱阶地正好位于烃类运移的指向上,有利于烃类的聚集。上侏罗统卡洛夫阶—牛津阶台地相沉积的鲕粒灰岩、砂屑灰岩是区块内的主要储层,储集空间为粒间溶孔、铸模孔和压溶缝,储层以低孔低渗为主,但在裂缝的配置下,储集性能较好。上侏罗统碳酸盐岩的层间水的矿化度高,成因系数值rNa/rCl和rCa/rMg分别为0.7和3.5,地下水处于停滞的还原环境,上侏罗统启莫里阶—齐顿阶膏盐层厚度大且广泛分布,封闭性好,有利于油气保存。根据区块构造解释成果,研究区主要发育低幅背斜圈闭,圈闭的形成时间与油气运移时间配置关系合理,预测油气富集区主要位于区块南部的背斜构造带上。  相似文献   
102.
海南新村港潟湖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2013年8月在海南新村港潟湖采集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揭示了该区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沉积物类型,结合高空间分辨率的水动力和水深数据,采用系统聚类和主成分相结合的方法划分现代沉积环境。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主要有4种类型,以粉砂和粉砂质砂为主,分别分布在潟湖中部和近岸浅水区域。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化较大(0~8.0 Ф),均值为4.6 Ф,沉积物随水深增大而逐渐变细;沉积物粒度组分以砂(平均含量43%)和粉砂(平均含量为52%)为主,黏土含量较少,平均含量为5%。聚类结果表明,平均粒径可分为两组:第一组平均粒径均大于5.5 Ф,均值为6.8 Ф;而第二组平均粒径均小于3.5 Ф,均值为2.2 Ф。此外,平均粒径与分选、偏态和峰态系数之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相关关系。研究区大潮和小潮期间的均方根流速(RMSV)均值是7.5和6.9 cm/s,标准偏差分别是15.3和14.9 cm/s。当RMSV大于4 cm/s,RMSV与极细砂(63~125 μm)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RMSV决定了潟湖沉积物中极细砂含量。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粒径、峰态和分选系数是对沉积环境最为敏感的粒度参数组合,同时结合高空间分辨率的水动力和水深数据,将研究区沉积环境划分为3类。这样划分充分考虑了水动力、物源、地形及其相互作用,更能有效地揭示沉积环境的差异,尤其体现了适宜的粒度参数组合和高空间分辨率的水动力数据在沉积环境划分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3.
采用南京市7个雨量观测站近25年的逐分钟雨量资料,提取了各站30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180min历时的暴雨样本,统计了各站暴雨年发生次数变化并比较了空间差异性,采用模糊识别法识别了各暴雨样本的雨型,分析了各历时暴雨样本雨型组成结构,从雨峰数量和雨峰系数方面探究了雨峰的分布规律,并对比了城郊暴雨雨型特征差异性。结果表明,近25年来南京市暴雨发生次数呈增加趋势,暴雨时程分配更加集中;各历时暴雨中以雨型Ⅰ(单峰且雨峰在前部)、Ⅳ(暴雨过程均匀)发生频率较大,雨型发生比例空间差异较小;各站暴雨中约有38.6%~70.2%为单峰暴雨,不同站点暴雨雨峰位置分布类似;城区暴雨发生频次更高,且未来时期持续性强降水发生几率较大,郊区暴雨雨峰出现时间比城区更早。  相似文献   
104.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六盘山连片特困区贫困度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精准扶贫过程中统计数据口径不统一,以及夜间灯光贫困识别多为短时间研究等问题,以六盘山连片特困区为例,借助DMSP-OLS/NPP-VIIRS夜间灯光和社会经济统计等数据,运用不变目标区域法以及灰色关联模型构建区域灯光指数与多维贫困指数(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dex,MPIstatistical),建立贫困估算模型生成多维贫困指数估算值(MPIestimated)探究较长时间序列的贫困识别。研究结果表明,MPIestimated识别贫困的精度较高,与MPIstatistical的平均相对误差介于3. 14%~3. 52%,能准确反映区域真实的贫困程度; 2000—2015年间研究区MPIestimated均值分别为0. 361,0. 372,0. 375,0. 378和0. 382,贫困程度逐年减轻; 2000—2012年间识别出极贫困县39~46个,高度贫困县20~21个; 2000—2015年间Moran’s I指数分别为0. 49,0. 45,0. 47,0. 49和0. 43,表明连片特困区贫困程度呈现明显集聚性。贫困格局呈现"东西部贫困程度相对较轻,南北部贫困程度相对较重"的空间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05.
刘桢峤  周亮  高抒 《海洋学报》2019,41(11):127-141
海岸巨砾沉积是反映海岸极端波浪事件活动历史的重要载体,对于预测未来海洋极端水文灾害发生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地面3D激光扫描技术,以海南岛南部海岸大东海和小东海的海岸珊瑚巨砾沉积为研究对象,使用了Riegl VZ4000地面3D激光扫描仪精确测量了这些珊瑚巨砾的体积参数,结合水文模型计算出搬运这些巨砾所需的临界起动波高和流速,重构了极端波浪事件强度,并根据沉积学和动力学对海岸珊瑚巨砾的沉积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面3D激光扫描技术与传统测量方式相比,具有方便、快速、高精度的优势。海南岛大、小东海堆积的珊瑚巨砾沉积是由台风波浪破碎珊瑚礁平台前缘并将碎块输运到礁平台而成的,且台风的最大强度可能接近超强台风“宝霞”。本研究可为重建南海地区古风暴活动历史,揭示该地台风活动规律以及海岸极端波浪灾害的防风减灾工作提供重要科学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06.
高精度渔业捕捞强度数据是开展捕捞限额管理的前提与关键,也是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以挖掘海洋渔业捕捞强度空间特征为出发点,选用2018年2、4、9和11月典型季节的中国籍6364艘渔船1.8亿条高时空粒度AIS数据.运用专家知识经验、空间统计及数据挖掘分析方法,以广西南岸北部湾渔场、广东沿岸和环海南...  相似文献   
107.
山区生态系统不稳定及社区居民生计的脆弱性使得其成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研究与实施的重点区域,欠发达山区的可持续发展事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发展进程与成效。基于文献计量方法,针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有关山区的发展目标,分析了全球欠发达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国家及科研机构,遴选了可持续生计、居民健康与福祉、水资源供给及水环境卫生、生态系统保护和气候变化及响应5个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密切相关的欠发达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键领域,阐述了各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政策举措。同时,从完善评价体系推动欠发达山区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估系统化,利用地球大数据突破欠发达山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的数据瓶颈,开展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互关系研究推动欠发达山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协同实施,以及开展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路径示范助力欠发达山区可持续发展目标政策实施等方面,对欠发达山区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面临的挑战及相应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欠发达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