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2003??6????????????????????????????????????????????????????????????????м?Ъ???????????????????????????????????????????????渽??????????λ?????????2?????????Q????????????;ML??2.0???????????????????????????????????????????????????????????????????????????????????й???,??????????????????????????????????????????????;??????????????????????????????????????????????????????????ж????????????λ???????μ?????????????????????????????????????ú?????????????????????????  相似文献   
82.
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前20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制定描绘了我国在21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十一五"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建议》是落实十六大精神,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对我国未来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十一五"规划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全面总结和认真吸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借鉴国外在发展中的有益做法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我国今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为了落实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4和2005级硕士研究生进行了认真地讨论。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专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以笔谈的形式将自己的学习体会整理出来,以期抛砖引玉,推动和深化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领会和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学习。 --牛福增  相似文献   
83.
84.
85.
半运动式轴系,由于在某些方面综合了标准式锥形轴及柱形轴的优点,且避免了它们的不足之处,因此,目前国内外大地测量仪器竖轴采用此种轴系者日益增多,我国西安经Ⅱ型光学经纬仪,北光DJ6-1型以及DJ2-1型等光学经纬仪竖轴均采用半运动式轴系。总的说来,  相似文献   
86.
断层物理模型实验及其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尚旭  狄帮让等 《地球科学》2002,27(6):733-735,744
介绍了一个断层物理模型实验,通过实验研究断层的地震响应特征,主要包括:断层对下伏地层地震响应的影响;断层对侧向地层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断点散射特征。以前人们对断层的地城响应的认识过于简单或不全面,一条断层的出现往往造成复杂的地震响应,这种复杂性会给地震资料解释造成“陷阱”。通过对实验资料的分析,确认了地震资料断层“解释陷阱”的存在、类型及产生的原因,有利于避免断层解释过程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87.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姚家组分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录井、测井、岩芯等资料确定姚家组划分标志与分布情况,姚家组底界面为区域不整合面,姚一段和姚二、三段地层超覆于青二、三段地层之上,垂向上向西依次尖灭;姚一段分布范围较小,局限于研究区东侧,姚二、三段地层分布范围较大。在构造、湖平面变化、湖岸线位置、古地形和沉积体系物源供应的共同影响下,姚一段和姚二、三段沉积环境不同,所发育的沉积体系发生变化,并最终导致岩性和电性发生变化,形成分区,姚一段地层划分为分区特征明显的3个地层小区,姚二、三段地层划分为分区特征明显的4个地层小区。  相似文献   
88.
针对最小错分概率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依赖样本的问题,提出一种联合变化强度和相关系数最小错分概率的变化检测阈值优化方法。首先对两时相影像像元的变化强度和相关系数两特征的直方图和曲率进行数值分析,确定分割阈值的上下限范围;然后对阈值范围内的阈值进行迭代,得到总错分概率,选取最小错分概率对应的阈值为最佳阈值;最后对两幅影像进行叠加分析,实现变化区域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无需进行参数估计、非监督、可信赖的变化检测方法,且能达到与传统方法同等的变化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89.
周华  邱检生  喻思斌  王睿强 《地质学报》2016,90(11):3173-3191
拉萨地块中部措勤盆地广泛发育酸性火山岩,对该区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和产出动力学背景以往研究存在不同认识。本文以区内塔诺错-措勤断裂南北两侧的火山岩为对象,进行了锆石U-Pb年龄与Hf同位素组成,以及全岩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的系统测定,旨在精确限定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并探讨火山岩的源区组成及可能的成岩动力学制约机制。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塔诺错-措勤断裂南北两侧火山岩的成岩年龄相近,均介于110~120Ma,说明它们均应归为早白垩世则弄群(K1z),并非以往区调资料所认为的断裂带南侧火山岩属古新世典中组(E1d),而北侧火山岩属早白垩世则弄群(K1z)。区内火山岩主要为一套英安质、流纹质为主体的酸性岩石组合,均可归为高钾钙碱性岩系。火山岩富轻稀土和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贫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与俯冲作用有关弧型岩浆岩的典型特征。它们均具有负的锆石εHf(t)值(=-12.9~-1.6)和偏老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1.28~1.99Ga),岩石应主要起源于中部拉萨地块古—中元古代基底的熔融,但成岩过程中有亏损地幔组分的参与。根据对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产出背景的综合分析,表明它们应形成于具较厚陆壳背景的大陆边缘弧环境,早白垩世中晚期班公湖-怒江洋板片的南向俯冲断离是诱发区内火山岩成因的主要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0.
复杂介质小波多尺度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复杂介质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是一个很复杂的非线性反 演问题,常规的线性化反演方法无法得到好的解. 采用基于图形的弯曲射线追踪方法, 并将小波多尺度思想引入到井间层析成像,提出了小波多尺度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很好 地解决了非线性成像的难题,提高了图像的质量和分辨率. 物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适合于复杂介质成像,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