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在典型富硒土壤分布地区科学种植和大力发展绿色富硒农产品,选取陕西省紫阳县闹热村为研究区,进行土壤养分质量评价.共采集138件表层土壤样品,测试分析了氮、磷、钾等植物营养元素以及土壤有机质、pH等16项指标.结果表明:(1)研究区硒资源丰富,表层土壤硒元素含量范围在0.50~25.30 mg/kg之间,平均含量为3.8...  相似文献   
32.
基于工程自动控制的电讯产业全球市场迅速扩大.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系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计算机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将多方面的专题数据以分层的形式构成现实世界模型,并在此模型上进行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的管理.这在电信行业的应用由来已久,而且已日渐成为移动通信网络管理及维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传统DSS和GIS在处理复杂空间决策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工作流的概念和方法 ,最后在理论模型上对基于工作流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WebGIS是GIS发展的方向.首先讨论了WebGIS的特点和技术实现方式,然后针对目前WebGIS存在的技术难题,介绍了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方法:即空间数据处理的分步骤服务模型.它将空间数据的处理分成4个步骤,从空间数据源中选择出要显示的地理实体的数据,把选择出来的地理实体数据组合生成一个显示元素的序列,将显示元素系列生成最终要显示的地图结果,将准备好的地图送往显示设备进行最终显示.文中根据服务器和客户端所承担的功能的差异对几种服务方式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35.
张志尧  张志敏 《气象》1975,1(8):10-11
晴好的夏天和初秋,在黄昏和凌晨,经常可以看到天空中显现出一条青一条白有时呈粉红色的光带,温州地区俗称“蓝冲”。浙江北部、江苏一带称为“青虹(音jing)白虹”;福建、广东、广西称为“青龙卷”天缆”“青气”等等。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看天经验,对“蓝冲”与未来天气变化的关系,也有不少描述。例如:“上  相似文献   
36.
我地处于浙江省东南沿海飞云江下游,南、西、北三面有山,东临东海。在早晨或午间近30度上空经常出现“荚状高积云”(Aclent)或“荚状层积云”(Sclent)。荚状云是由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共同影响形成的。我地荚状云最容易出现在山地背风坡区,且多出现在西南、正西以及西北背约25—35度上空,这种云一出现,约十来分钟左右就消散。出现这类云系时,常  相似文献   
37.
基于有限差分分析(FLAC)的软质岩石地基承载力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中将软质岩石地基视为均质、各向同性的连续介质,采用理想线性弹塑性本构关系模拟和Hoek-Brown非线性破坏准则及非关联流动法则。为便于数值模拟,采用切线法,把Hoek-Brown非线性破坏准则转换成Mohr-Coulomb线性破坏准则,并依据等量原则推导了瞬时内摩擦角和瞬时黏聚力的计算公式,编制了基于FLAC内置FISH语言的子程序。通过施加竖向速度向量,分别获得了圆形基础下考虑和忽略岩体自重的极限承载力。与理论值和现场载荷板承载力试验结果进行的对比分析表明,Hoek-Brown解结果比Bell解结果更接近实测值,但都偏于保守,而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非常接近,特别是在考虑自重的情况下,误差仅为2%。说明对于软质岩石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采用基于Hoek-Brown非线性破坏准则的FLAC数值模型进行分析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38.
肯尼亚奥卡瑞是非洲地区首个利用地热资源进行发电的地热田。基于区域地质研究成果、地球物理资料和生产数据等,笔者对奥卡瑞地热田地温场及其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综合研究认为奥卡瑞区地热系统的主要控制因素包括:①热源,研究区热源主要是未冷却的岩浆囊,其范围和埋藏深度直接影响了热田生产能力;②断裂和裂缝分布,奥卡瑞地热田位于东非裂谷中央,裂谷由NE向转为NW向,断裂破碎带构成了深层流体上涌的主要通道。地热井的生产能力受裂缝控制;③地层岩性,东区和西区热储层岩性不同,西区热储以Mau凝灰岩为主,其原生孔隙较发育,但受后期水热蚀变改造,多数原生孔被次生矿物所充填,因此生产情况较差。东区以粗面岩为主,原生孔隙不发育,储层主要为断裂和裂缝,是目前该区主力生产区。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完整信号流程的精密仿真,建立合理的卫星信号数学模型,产生多种环境下的中频信号,能够为GNSS服务性能评估提供良好的仿真和测试平台,对导航信号各层结构模块化处理并优化算法.?导航电文模块结合轨道仿真软件外推轨道参数,保证了电文参数的真实有效性.?数据采用分段产生信号再校验叠加的方式,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