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三峡小江回水区真光层深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三峡水库运行初期小江回水区水体的光学特性,2007年5月~2008年5月对回水区5个断面水下光合有效辐射(PAR)与常规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分析了真光层深度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区域真光层深度空间差异不明显,但季节变化显著,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回归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PAR)衰减系数与透明度、总悬浮物浓度有显著的相关性(R2=0.861 9,R2=0.764),与叶绿素a相关性不明显(R2=0.011 3).进一步研究分析表明真光层深度、总悬浮物浓度、叶绿素a主要受小江河口流量、小江回水区水位的影响,复杂的水动力条件与独特的水文条件是影响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真光层深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2.
王贵虎  周红  胡璞 《岩土工程技术》2003,(5):265-267,275
为了减小人工冻结法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扩展其应用范围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冻融土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变化规律。为合理地进行冻融土地基承载力设计和改善冻融土承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储层沉积微相研究——以下二门油田核三段砂体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河南省下二门油田核三段为例,详细阐述了储层沉积微相研究方法。该油田研究层段属辫状河三角洲体系的前缘相带,可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和前三角洲泥四种主要的没积微相类型。通过地岩心和测井资料的分析,建立了该区的岩-电关系图版,并绘制了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对下二门油田核三段沉积微相在平面上和垂向上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34.
张智  林莉  周红 《气象科技》2014,42(2):219-224
利用宁夏25个气象站1951—2011年地面气象台站元数据LD数据文件质量控制信息,分析了台站元数据各项内容,特别是观测仪器、站址迁移变动次数的时间分布。结果表明:观测仪器变动次数占到变动总次数的89.6%,各站观测仪器每年平均变动次数是其他项变动次数的30~140倍;建国初期观测仪器匮乏、执行新版观测规范、观测仪器换型等是造成台站元数据变动次数增多的主要原因;1951—1960年站址迁移最多,但对气温观测要素均一性的影响较小,而2001—2011年因城镇化发展站址迁移对气温观测要素均一性的影响较大;经质量控制的台站元数据疑误数、疑误率、修改疑误数、修改率均降低,特别是修改疑误数、修改率降低十分明显,元数据质量已显著提高、质量可靠,可为气象业务科研提供高质量的元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35.
【目的】构建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高效清洁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并探究不同料泥质量比对刺参生长的影响,为刺参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提供新的工艺实验数据。【方法】通过测定养殖水体中的亚硝氮和氨氮浓度、刺参生长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指标等的变化,分析确定刺参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饵料适宜的料泥质量比。【结果与结论】在120 d的养殖过程中,所构建的循环水养殖系统自清洁效果明显,养殖水质良好,NH4+-N(≤0.289 mg/L)与NO2--N(≤0.025 mg/L)质量浓度均在适合刺参生长的安全浓度范围内,刺参的平均增重率达43.70%。实验初期,随饲料中料泥质量比增加,刺参生长速率降低,但60 d后,料泥质量比1∶3和1∶2的实验组刺参保持快速生长,而料泥质量比1∶4和1∶1的刺参生长相对缓慢。实验结束时,料泥质量比1∶3和1∶2组的刺参肠道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5)。因此,刺参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具有可行性,且最优料泥质量比为1∶3,此时刺参肠道内的消化酶活性较高、生长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36.
周红 《地球物理学报》2018,61(5):2111-2121
北京时间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东经103.8°)发生了7.0级地震,作者利用新提出的震源破裂过程控制的NNSIM随机有限断层方法,对震中约100 km范围内强地面运动进行了情景构建,并与研究区范围内的8个强震测震台观测记录进行了加速度、速度、反应谱对比,对比的一致性说明模拟过程中所应用的各种震源参数适合九寨沟7.0地震的近震源强地面运动重建.论文的后半部分基于相同参数模拟了九寨沟7.0级地震的近震源强地面运动场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此次地震强地面运动的PGA、PGV以及反应谱分布均呈现出以震中为圆心的圆形分布,不具有大地震沿断层走向的分布特点.论文最后关于反应谱的讨论,揭示了此次九寨沟县城灾害不重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7.
影响页岩气资源丰度的因素很多,要探明其资源丰度,就要厘清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介绍了影响页岩气资源丰度的主要因素,并以北美典型的页岩盆地地层与中国四川盆地下古生界页岩地层相关数据为分析对象,基于众数理论和 Spearman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对影响页岩气资源丰度各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了研究,得到的资源丰度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页岩埋深>厚度>热成熟度(Ro)>有机质丰度w(TOC)>孔隙度。其中页岩埋深、厚度、热成熟度(Ro)对资源丰度影响较大,其次为有机质丰度w(TOC)和孔隙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灰色关联序合理,计算结果可靠,为页岩气资源丰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南海北部陆架和陆坡区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南海北部陆架与陆坡区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以及影响群落特征的环境因素,2015年6月对南海北部海域(19.3°—21.4°N, 112.4°—115.1°E)7个站位的小型底栖动物及环境因子进行了采样,并对陆架和陆坡区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丰度、生物量、类群组成和群落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陆架站位,小型底栖动物由13个类群组成,平均丰度为(132±130)ind./10cm2,平均生物量为(169±79)μgdwt/10cm2;在陆坡站位由8个类群组成,平均丰度为(33±14)ind./10cm2,平均生物量为(56±35)μgdwt/10cm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陆坡区小型底栖动物的总丰度和总生物量以及线虫和多毛类的丰度均显著低于陆架区,但优势类群的相对丰度组成没有显著不同,海洋线虫占总丰度的83%,其次为多毛类和桡足类,分别占7%和3%。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Analysis,PCA)将陆架和陆坡站位沿第一主分量轴分开,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与沉积物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含量以及底层水温呈最大正相关,与水深呈负相关;聚类(Cluster)和排序(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MDS),以相似性系数65%将7个站位划分为2组,与按照水深划分的陆架和陆坡组基本吻合;单因素相似性分析(one-way ANOSIM)显示陆架和陆坡区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生物-环境分析(Biota-Environment,BIOENV)表明影响群落结构的最佳环境因子组合为叶绿素a和底层水温。综上可知,随水深增加的食物减少和底层水温的下降是限制南海北部研究海域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及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9.
黄河口水下三角洲及其邻近水域线虫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对黄河口水下三角洲及其邻近渤海莱洲湾和渤海中部的线虫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10年前相比,线虫群落的种类组成有了显著的变化,渤海中部的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1B型)增加了1倍,莱洲湾则增加了5倍,表明该海域有机碎屑沉降量的显著增加,线虫群落在物种,属和科的水平上所作的多元统计图形比较表明,在物种和属水平上的图形无显著差异,这说明,这线虫而言,鉴定到属的样品分析,减少了鉴定到种的分类负提,能满足实际的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40.
金龙山金矿是产于南秦岭镇安-旬阳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细碎屑岩-碳酸盐建造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毒砂,黄铁矿,粒度多为10-100um,约为次显微状金颗粒直径的1000倍左右,黄铁矿为含砷铁矿,并常作为原生沉积成因草莓状,球菌状黄铁矿的增生环带,因而常规方法无法分出原生沉积因黄铁矿热液阶段黄铁矿,毒砂,用于单矿物化学分析,同位素,热电性测定的黄铁矿样品多为热液改造后多段黄铁矿与热液阶段黄铁矿,毒砂,用于单矿物化学分析,同位素,热电性测煊的黄铁矿样品多为热液造后多阶段黄铁矿的混合样品,毒砂的含金性比黄铁矿更好,成岩期黄铁矿无砷很低,金矿成矿阶段黄铁矿亏硫,毒砂亏砷,金、砷最大可能是含矿热液带入的,成岩期黄铁矿可能提供了部分硫,黄铁矿的热电系数范围较大,毒砂亏砷,金,砷最大可能是含矿热液带入的,成岩期黄铁矿可能提供了部分硫,黄铁矿的热电系数范围较大,空穴导型,电子导型均有,以空穴型为主,矿带内化物的硫同位素呈多垛状产出,但主要集中于6‰-17‰之间,铅同位素反映了造山带特征,与汞锑矿石的铅同位素相近,金锑成矿与深大断裂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