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10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地质构造三维可视化可以将地质勘探数据用直观的图形方式显示,是正确认识地质构造和理解地热田区域透水层分布重要手段,从而为地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应用不规则三角网(TIN)表面法和克里格(kriging)算法,对已知钻孔数据进行三角剖分和插值,构建三维体数据,从而实现地质三维重构。基于IDL开发环境,采用光线投射法和zbuffer相结合的直接体绘制算法,实现地质三维分析和可视化。并以福州市地热田热储结构为例,实现了地质真三维交互式切割分析、显示和查询。  相似文献   
22.
Delaunay三角网的交互编辑算法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石松  陈崇成  唐丽玉 《测绘科学》2005,30(6):113-114
本文在基于四叉树分块构建Delaunay三角网的基础上,设计与实现了面向大地形编辑的以四叉树为空间索引的三角网交互实时编辑系列算法,其中包括约束点的加入、约束线的加入以及共点三角形的快速查找算法。以上算法的设计与实现是地形编辑的基础算法,算法的执行效率对以地形为代表的三维实体的实时编辑以及相关地物模型的拟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三维地形的生成技术及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要介绍了三维地形生成的基本技术,结合三维建模软件MultiGen Creator2.4的地形数据库模块,详细讨论了MultiGen Creator2.4中构建地形的四种算法,并以福建省福清地区水口店为研究区域,成功建立了视觉效果较好的三维地形。  相似文献   
24.
本文根据福建深沪湾潮间带古森林遗迹分布区的两个钻孔岩芯的粒度、有孔虫、孢粉、古土壤和14C年代等方面的分析测试资料,恢复了该区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与海底林生长与掩埋的历史.以油杉为代表的古森林在该区出现于9420aB.P.左右,繁盛于8090~7140aB.P.在7200~6800aB.P.间的中全新世早期,该区气候热暖潮湿,海面不断升高.由于侵蚀基准面的抬高,深沪湾西部的河流发生了加积作用,从而掩埋了该古油杉林.当中全新世中期古海面上升到钻孔所在的位置时,该古森林遭到了灭顶之灾.晚全新世以来,该区一直处于潮间带环境,与今日只有微小的差别.  相似文献   
25.
面向土壤适宜性评价的本体知识库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适宜性评价过程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需要借助于多方面经验知识的问题。近年来,在智能信息处理、知识管理工程领域出现的本体是知识表示、共享和重用的崭新方法。本文将本体知识库系统构建应用到土壤适宜性评价领域中,首先,采用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方式,着眼于土壤资源对用地适宜性的影响,分析相关的领域知识,构建土壤适宜性评价领域本体知识库。在完整分析系统设计思路及系统结构基础上,结合本体知识库与规则推理技术实现系统的知识推理,完成系统构建。最后,文章给出一个本系统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适宜性分析的推理实例,并分析推理结果,以此验证系统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6.
深沪湾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中段(118°38′~118°41′E,24°38′~24°40′N),福建省晋江市图1深沪湾的位置东南,泉州湾与围头弯之间。湾口朝东,湾口较大,约45km,比海湾东西宽度还长约250m,海湾呈肾状。海湾的北岸是石狮市永宁镇,...  相似文献   
27.
虚拟植物是一种潜在、有力的植物分析辅助工具,而单株木生长模拟是森林生态系统模拟的基础。为了动态模拟杉木生长发育过程,提出了参数化单株木三维形态结构建模和与距离无关的单木生长模型的集成方法,其主要过程为:首先,根据杉木的形态结构特征,采用参数化建模方法建立特定生长阶段的三维静态模型;其次,根据生长模型预测不同年龄杉木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和分枝轮数,并与树木三维静态模型几何描述参数建立联动;最后,采用参数曲线调整干径和枝径变化、枝条长度、分枝角等形态结构参数,使模型形态随树龄增长而变化。在自主研发的ParaTree系统上,扩展杉木动态生长模拟模块,并以福建省漳平五一林场的二类调查数据为例,动态模拟了杉木的生长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本方法可直观表达林分中林木个体平均生长状况和大体形态结构特征。树木三维模型描述参数与传统树木统计生长模型结合,有利于重用林业领域淀积大量的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28.
三维地理场景的可视化是虚拟地理环境研究中展示各类复杂地学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技术。目前,现实中地理场景大多具有复杂度高、规模大、交互性强等特点, 故采用传统的单个计算机单屏显示方式, 已无法满足用户对沉浸感、大视野、高分辨率的可视化应用需求, 而多屏显示技术是一个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福建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植被覆盖变化为例, 开展了时序三维地理场景的单机多屏同步可视化技术和漫游系统研究。提出了系统的软件架构和开发流程, 并引入多线程同步机制, 实现了三视图场景的构建、三屏同步显示、三屏同步路径漫游、矢量图的差异符号化和三维场景实景图片嵌入播放等技术,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以单个计算机控制三个显示屏幕的时序同步可视化漫游系统。采用3 个时相的彩色遥感卫星影像,叠加数字高程模型形成反映不同时期水土流失程度变化的三维地理场景, 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成果展示中得到了应用。系统除了三维场景沉浸感强、震撼力大之外, 还具有动态变化、信息量大、表现力强等特点, 在地理场景动态可视化方面有独特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
福建深沪湾海滩SSZ1孔粒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福建深沪湾海滩SSZ1孔 1 2个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处理。分析时采用了频率直方图、频率累积曲线和正态概率积曲线等。结果表明 ,该孔沉积物的成因类型有三种 :即从上往下分别为滨海相沉积、河流沉积和基岩风化沉积  相似文献   
30.
数字城市的三维图形构建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人文与自然的复合系统,是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要素高度密集的地理综合体,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而数字城市的三维图形构建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技术应用角度出发,综合多方的研究成果,简单阐述了数字城市的三维图形构建技术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