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133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381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4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布卡拉曼加拉贝氏牙形石动物群首次在西藏阿里日土县多玛区脱塔拉剖面的吞龙共巴组底部发现,主要由Rabeignathusbucaramangus,Sweetognathuswhitei,Sweetognathusironatus和Mesogondolellacf.bissilli组成,指示的地层时代为Artinskian中晚期—Kungurian早期。此前,该动物群仅发现于美国犹他州、堪萨斯州、哥伦比亚的布卡拉曼加、帕米尔东南部和中国滇西保山地区。该牙形石动物群的产出地点位于班公湖以北、龙木错以南的喀喇昆仑地层分区,跨越了班公湖-怒江断裂带北界,而这一动物群被认为是冈瓦纳北缘浅海区特有的浅水相类型,因此推测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可能不是冈瓦纳大陆的北界。  相似文献   
72.
Multigen Creator具有强大的地物建模功能,但不同领域的建模仍缺乏统一的方法,应结合领域特点与应用需求进行具体方法设计。本文以某露天采石场的3维建模与可视化为例,探讨了基于等高线建立3维地面模型实现可视化的方法,介绍了其在某采石场的应用,模拟开采后的整个生态地貌,为政府决策以及绿色开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3.
北阿尔金巴什考供-斯米尔布拉克杂岩体位于巴什考供盆地北缘, 呈东西向展布, 宽约 2~6 km, 长约30 km, 出露面积约140 km2. 主要由灰黑色石英闪长岩、灰白色花岗岩、粉红色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组成. 围岩为前寒武系片岩、变质泥岩及变质凝灰岩.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石英闪长岩属钙碱性系列, 具有Ⅰ型花岗岩的属性; 而粉红色和灰白色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 具有S型花岗岩的属性. 锆石SHRIMP定年结果表明, 石英闪长岩的年龄为(481.6±5.6) Ma, 而灰白色花岗岩和粉红色花岗岩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 分别为(437.0±3.0)~(433.1±3.4) Ma 和(443±11)~(434.6±1.6) Ma. 结合区域地质特征, 认为石英闪长岩可能形成于洋壳俯冲环境, 而灰白色和粉红色花岗岩可能形成于碰撞后环境.  相似文献   
74.
温泉沟群出露在西昆仑麻扎-康西瓦构造接合带的南侧,岩性主要为浅变质的碎屑岩,对这套碎屑岩的形成时代和产出构造背景目前还存在着争议。采于这套地层中的大量微体古生物化石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志留世。物质组成、岩石碎屑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的分析结果显示,其物源区主要为活动大陆边缘、过渡陆壳和造山再旋回物源区,形成时的构造环境为深海相残留洋盆。这些分析结果为康西瓦结合带的研究提供了地层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75.
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沉积体系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吐哈盆地是新疆3大含油气盆地之一,是我国目前已知的,唯一由侏罗系煤成烃形成大规模油气聚积的盆地。为了正确认识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的沉积体系,以便更好地指导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本文通过详细的露头剖面观察和钻井岩心、测井分析,对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的沉积相进行了重新认识,结果发现,其沉积相类型除了已被普遍认识的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冲积扇—扇三角洲—浅湖沉积体系以外,还存在典型的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在沉积相纵向演化和横向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从八道湾组以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向上至西山窑组和三间房组演化为以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至顶部七克台组则发育以滨浅湖沉积体系为主,纵向上构成一个明显的基准面上升的退积序列;南北坡沉积体系的构成具有较大差异,南坡以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为特征,北坡则以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为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76.
西昆仑柳什塔格峰西侧火山岩的特征、时代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昆仑麻扎-康西瓦-苏巴什结合带的柳什塔格一带发现了一套火山岩建造,主要由强蚀变玄武岩、绿帘阳起石岩、阳起石岩(原岩为玄武岩)组成,上覆少量深水沉积岩。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玄武岩浆,形成于洋岛环境,因此它是一个古结合带大洋洋壳的残留。采样作Rb-Sr等时线年龄分析,时代为震旦纪(563±48Ma),说明麻扎-康西瓦-苏巴什结合带所代表的洋盆在震旦纪就已经存在。这个发现对重新认识麻扎-康西瓦-苏巴什结合带的演化时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盱眙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资源,阐述了自然景观的地质特征,分析了人文景观的地质因素。这些自然条件和人文历史造就了现今的旅游资源,使其不仅具有观赏性、艺术性和文化性,而且还具有地质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78.
79.
本文系辽宁区测一队、长春地质学院、沈阳地矿所协同对辽南晚前寒武纪地层研究成果中由长春地质学院所承担的岩石地层学专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刘志英、何起祥、杨珊珊及辽宁区测一队岩矿室参加室内外工作,孟祥化及王东坡老师对工作给予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相似文献   
80.
对以重油作为燃料的阳极焙烧炉的火道结构进行了优化模拟计算。从炉子的设计角度提出了解决炉内流动场、温度分布不均匀的方案。分析了两种结构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并得出综合优化方案。适当的调整挡板的位置可以改善气流的分布。结果显示,综合优化方案对改善阳极焙烧炉的燃烧条件有着显著效果。数值模拟的方法为阳极焙烧炉结构和运行参数的优化提供了较准确、快速和经济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